当物质无法满足自己的时候,我们寻觅的是心灵;当成功只剩自己独享的时候,我们憧憬的是爱情。
别把婚姻输在了钱眼里
2012-12-17来源: 钻石婚恋

一提到钱,人们就爱恨交加、五味杂陈。有人高喊“钱乃万恶之源”,有人坚信“财富就是权利”;有人觉得富人庸俗乏味、有人认为穷人道德低下;有人视金钱如粪土,有人眼里只有“孔方兄”,以上种种互相冲突的观念,都是在我们尚且年幼懵懂之时,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而学到的。

    研究发现,金钱是夫妻大战的头号雷区。难怪连《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也专门拿出一期来探讨这个问题,题目就叫“债台高筑说再见”。金钱成为困扰夫妻关系的一大难题,这是因为,钱会令人情不自禁联想到各种敏感字眼,权利、成功、甚至个人的价值。

 

    困境:金钱观念

    成年人对钱的看法源于童年。那时,人们还是一张白纸,本能地向周围的环境学习一切,对金钱的态度也被不加选择地学到了。从客观来说,钱只是一张纸,是银行账户上一些数字,代表了你的劳动所得、投资收益。但金钱将人的劳动量化,转化成一种便于携带的方式,这样人们才能随心所欲地到各处消费。如果没有钱,在餐馆享受完美味后,你恐怕需要挽起袖子去后厨刷碗以劳动付账。但从情感层面讲,金钱就不是再个轻松话题了。人们会觉得钱代表了爱、权利、自我价值、社会地位、安全感、智商、甚至恐惧、道德水准等等。

    人们现在的金钱观深受童年的经历影响,事关道德和偏见。如果夫妻二人的金钱观恰好不同,就会难免冲突。本来是在商量花销、制定财务计划,莫名其妙地就会演变成一场势不两立的夫妻大战。

    现在来看看我们在幼年都学到了哪些金钱观?它们又是如何给我们婚姻添乱的?

 

    匮乏

    如果幼年家境贫寒,或者生于战争年代,物资匮乏缺吃少穿,长大成人之后,人的潜意识中就会对金钱怀有焦虑,总觉得挣得还不够多。同样是贫寒之家,有的父母为了避免孩子感到焦虑,就想方设法制造出温暖、亲密,互敬互爱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或许不会有匮乏感,但有可能会觉得社会分配不公。第一章里提到的多萝西和比尔就是这样的例子。

    我们一家非常幸福,尽管很穷,可我从没感觉过缺什么。我父亲慷慨无私,乐于助人。我们都很爱他。可我记得,在教堂里,那些有钱人从来不和他打招呼。就因为我父亲是个贫穷的看门人,他们就瞧不起他。比尔和我现在过得挺宽裕,父母老了,我也有钱能照顾他们。平时,我总是小心翼翼,从不向别人炫耀。车是中档车,买的衣服也不贵。

    多萝西的老公比尔,想法却不同。他小时候家里也很穷,住在破烂不堪的穷人社区。可是他说:我出身草根,付出了无数努力,才有今天。现在我有钱了,当然要理直气壮地表现出来。我觉得开高档车很重要。我还要在高档社区买套大房子,穿高级裁缝为我量身定做的衣服,这样出去才有面子。不难预料,一谈到花钱、谈到跟别人攀比,多萝西和比尔就翻脸。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小时候家境贫寒,长大后就会拼命赚钱,可即使赚得再多,心里还是不踏实。《大都市》杂志的主编海伦·科莉·布朗有句名言:“钱赚再多也嫌不够”。她可能道出了这种人的心态。那些花钱大手大脚、疯狂追逐奢侈名牌的体育明星、歌星、时尚名人,他们往往来自贫苦的家庭。童年经历会令人执着进取,努力工作,获得成功。但反过来,如果眼见发财无望,也可能会让人灰心丧气,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高端婚恋服务中的隐私保护
婚姻专家-经典专栏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