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物质无法满足自己的时候,我们寻觅的是心灵;当成功只剩自己独享的时候,我们憧憬的是爱情。
中国式爱情

   

阳历214日,所谓圣瓦伦丁日,叫做情人节。中国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牛郎织女天河会面的日子,我看可以叫做夫妻节,比中国情人节这个别号要好得多。

情人节只突出情人之间所特有的那点感情。事实上,这种感情,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它像花一样,虽然美丽,但非常容易凋谢。如果按最狭义的理解,爱情真的是不会很持久。经验告诉我们七年之痒,也就是说夫妻之间顶多结婚七年,爱情的使命也就基本上完成了,以后漫长的夫妻之路,是要靠更复杂的情感来维系的。前两天刚听到一则国外科技报道,说是有科学家揭开了爱情的生理基础,就是存在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其合成情况控制着所谓爱情的产生和消失,一般旺盛期只有几个月。换句话说,几个月后,不依赖于这种特殊蛋白质的感情,才是真正成熟的感情。

我们中国的夫妻节,恰恰是为了这种后爱情时代的成熟感情而设立的。在中国的这个节日里,从它的历史渊源直到现实状况,都显示出一种远比情人节复杂而平实的积淀。在中国人的爱情观念中,爱情绝不只是鲜花、诗歌、海滨、阳光,更多的是柴米油盐、男耕女织、三亲六故、生老病死。不过,中国式爱情也绝不排斥鲜花、诗歌、海滨、阳光之类,而应该说中国式爱情综合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从中国式爱情的无数故事中,你可以看到浪漫的理想与现实的平静生活是如何有机、如何生动地紧密结合在了一起,生成了一种为中国所独有的情感。

七夕下雨是常事,今天看来也不例外。但我不相信这是织女的眼泪,我宁愿相信这是他们在打口水仗———织女骂牛郎你这挨千刀的,这么晚才来……”这才叫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