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物质无法满足自己的时候,我们寻觅的是心灵;当成功只剩自己独享的时候,我们憧憬的是爱情。
财富与爱情,捡一个丢一个?

    一边是财富的增加,一边是幸福感的减少,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财富迷住了爱情的眼?或是爱情着了财富的道? 

    据说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梭伦将“有中等财富”视为幸福应具备的五个要素之首。财富等于幸福吗?一定程度上等于。财富等于幸福吗?应该说不完全等于。在收入水平很低时,收入的增长对幸福感的增长影响强烈;以后随着收入增长,幸福感的增长趋于微弱;收入水平越高,幸福感增长越小。或者说,在达到舒适富裕之后,财富的增加所带来的幸福感会越来越弱。所以也有专家说,财富带给人的幸福感觉,只占整个幸福感的10%。

    在现实生活中,财富的增长与幸福感的多少之间甚至出现了负相关。似乎财富积累越多,矛盾和问题越多,而此时,追求财富的步伐和夫妻关系的冷淡以至于恶化,都像产生了惯性一般停不下来,它们像两只巨大的车轮,轰隆隆地碾过许多痛苦的心。

    幸福无法量化,但无论是它来还是它走,我们都感觉得到,就像爱情的来和走,我们也能感觉到。如果说幸福真的能量化,那么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提出的公式无疑是最简单的:幸福=效用/欲望。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幸福感类似于满足感,它实际上是现实生活状态与心理期望状态的一种比较,两者的落差越大,则幸福感越小。通过这个公式,我们也可以回头看看,这一路走来,我们用了多少心力去满足内心无穷的欲望,又花了多少时间和心血来关心现实中的人和事,还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未来的生活之路上,我们是不是还愿意把自己所有的幸福抵押,换回今生都用不完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