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似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却在今年的1月9日,碰撞出创意的火花,成立奇点金融,进入完全未知的领域。他们在做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帮助创业公司一站式理财,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理财产品,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版余额宝。
俩人平时亲密无间(右吴一明,左姜海舟)。
文| 铅笔道 记者 戎枳潓
►导读:曾有人说,全球有两个互联网,一个在美国,一个在中国。两种文化,带来不一样的思维。这两点,在奇点金融的创始人身上相映成趣。吴一明,奇点金融创始人,2012年麻省理工机械工程硕士毕业,已连续创业两次,前一家创业公司渡鸦科技于2015年初在全球顶级孵化器Y Combinator孵化。这个88年的小伙子,留着偶像派的发型,侧面看起来有些像韩寒。说起话,声音不大,慢条斯理,娓娓道来时冷不防开一个意料之外的脑洞、热爱极限运动的他,身上散发着浓郁的海洋气息:拒绝陈规、崇尚冒险,团队称他“灵魂强奸师”。
铅笔道记者说,吴一明侧脸像韩寒,像吗?姜海舟,奇点金融联合创始人,5年广发银行总行网络金融部工作经验。2014年赴硅谷创业,三个月后回国,项目曾同时入驻氪空间和微软加速器。采访当天,86年的他,身着奇点金融帽衫,举手投足间尽显东北人的爽朗。相比一明,他更热衷数据和图形,喜欢不停在黑板上画线性图,解释成本效率。对结果情有独钟,典型的务实主义。
看似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却在今年的1月9日,碰撞出创意的火花,成立奇点金融,进入完全未知的领域。他们在做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帮助创业公司一站式理财,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理财产品,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版余额宝。
成立3个月后,滴滴出行天使投资人王刚又投入80万美金。该轮下来,奇点金融一共获得120万美元投资。
王刚评价:“奇点金融注定将成为下一只独角兽。”
他们想说的故事很多,想做的事情也远不止于此。过去4个月,奇点金融总服务资金规模已近6亿元人民币。“最终,我们会到达奇点十万英里以外要去的地方。”
注:吴一明、姜海舟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作背书。
平行时空下,两人的轨迹在靠近。
2009年,大学刚刚毕业的姜海舟踏入广发银行。5年的时间,他从运营、培训、市场一路调到总行,成为重量级的产品经理,主导完成一系列重点电子银行和网络金融产品的开发与运营。
2013年,网络金融开始初露端倪,海舟提出的方案成为全行第四大战略,组织架构也随之调整,一系列网络金融项目获得领导层大力支持快速上马。
好景不长,在推进过程中,多个创新项目陆续被监管机构叫停,已被互联网公司做透了的P2P项目也被无情砍掉。“当时的感受就是在擂台上我是泰森,把我捆得五花大绑躺在地上,上来一个小瘦子对我脸就开始踹,不停地踹,下面观众还想泰森你怎么不起来揍他。所以当时就想做点事情。”
2014年7月,海舟只身来到硅谷投奔大学兄弟和一位哈佛大哥,开始创业。2010年除夕之夜,还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一明,在离武汉两三百公里的地方寺庙里,和方丈促膝长谈了4个小时,发现佛学的人文性与科学、哲学的紧密结合,“未来商业的结构会越来越回归人性,回归靠近佛学。”突然顿悟的一明,11年加入了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机械工程硕士。
在麻省理工的一堂创业课“创始人之旅(The Founder’s Journey)”上,教授引用了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的话:“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都是创始人在30岁以前创立的,因为他们不会被任何传统所约束和束缚。”
怀揣梦想的一明,在2013至2014期间进行了两次创业。第一次是清洁能源项目,任CEO;第二次创业,其加入了渡鸦科技,并于硅谷入选全球顶级孵化器Y Combinator。期间认识了王刚,并跟随王刚参与在硅谷的投资。
2014年8月8日,端午节,两个相隔万里的人相聚在渡鸦硅谷的开业Party。海舟在自我介绍时对金融的描述,让一明印象深刻。“金融怎么赚钱?金融就是别人家里挂了一个火腿你把它拿下来再放回去,你手里的油就是金融赚的钱。”
回国前一天,一明挑战跳伞,此时正处于1万8千英尺的高空。
当时各自创业的他们,未料到,半年后将成为并肩作战打天下的战友。
2015年1月8日23点40分,海舟为一位银行高管撰写了一篇网络金融论坛发言稿,描述了创业公司企业版余额宝的方案。坐在氪空间里,他看到了创业公司理财市场的巨大机会。
“他们要么没有理财概念,不知道企业还能理财;要么就是嫌弃性价比不高,不知道如何快速简便地实现余额增值;甚至还有将公司账户的资金转入个人账户进行理财的,这里面就存在巨大的会计和税务风险。”
写完后,他自认为很满意,就将方案丢到了银行的网络金融产品群里。然而事与愿违,群里一片安静,这份方案石沉大海,无人回答。海舟说:“那一刹,我好像明白了很多”。
与此同时,一明正在寻找2B服务方向的新机会。“整个创业市场的2B服务会是一个非常垂直的行业。”印证一明的言论的是,在美国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服务创业公司的2B垂直服务公司,包括专门发工资的ZenPayroll、做社保的Zenefits等。
再比如金融领域。相比美国金融的开放生态,中国的金融行业受到互联网影响较小。当P2P兴起后,金融行业开始行动: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美国尚有硅谷银行专业服务创业公司和风投基金,国内还未有一家严肃活泼的公司真正服务这个行业,提高资本利用率。
一明认为,这是一个比P2P个人端更大的企业级市场。“大量的O2O、电商、股权众筹公司,他们平台的资金流水可以通过现金管理,直接产生收益。这是一个几十万亿的市场。”
两个各自怀揣着梦想的人,不谋而合。
2015年1月9日,回国续签证被Check的吴一明和回国融资的姜海舟在氪空间相遇了。
海舟跟一明提到,给自己创业项目的天使轮融资做了个理财,觉得创业公司的理财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一明听了后不顾海舟当时合伙人就坐在身边脱口而出:“海舟,你应该做这个啊。”海舟的第一反应是:“我公司才刚融到资,不合适不合适。不如你来做,我现在做不了。”
奇点金融第一次灵感碰撞,总共不到5分钟,海舟就飘走了,这个想法却落在了一明的脑海里。
随后一周,一明频繁跟创业者沟通。其中WhatsApp的一号中国员工,听了后直呼:“这个好牛啊!”
1月14日,北京雾霾爆表。一明为了吸口新鲜空气,来到了微软加速器。再次偶遇参加微软加速器开学典礼的海舟。这一次他拉住海舟,一聊就是7个小时。从微软加速器聊到吃饭再聊到餐馆关门。海舟的反应是:“这很好,我给你找个金融背景的人搭档。我自己的项目还在运作,这不合适。”
二次被拒绝后,一明仍然执意要求海舟加入。海舟最后说:“那我要先回去处理我的事情。”很快,经过与当时项目合伙人的沟通,海舟决定“净身出户”。决定退出的那天,这个讲义气的东北小伙说:“那天真是比分手还惨烈。”
背负着压力的海舟最终和一明一起创业。随之,奇点金融正式成立。重新开始的他们,开玩笑说到,“那天回到氪空间,我们一拉开门感觉都不一样了,这一屋子以前都是校友,现在全是客户啊!”
说到此处,俩人哈哈大笑。
从确定合作到第一笔投资,奇点金融仅用了7天时间,就获得了来自天使投资人六六(代表项目是锤子手机和甜心摇滚沙拉)的投资。
六六与海舟早已结识,这一笔投资完全出于对海舟能力的认可。1月29日,一顿火锅后,三人现场签约。30日,钱全部到账,彼时公司还未成立。
到账后,奇点进入了为期2个月的产品路径探索,主要是三个方面:业务定位、产品来源、风险控制。
针对业务定位,讨论点在于是否涉足美元资金。海舟提到在GMIC大会的互联网金融论坛上,相关项目(自由换汇)路演后,主讲人现场问某银行行长这个项目咋样,行长的原话是:“这……应该问一下监管机构的同志吧。”
说到此处,海舟严肃了起来。“我们用了两个月研究这件事情如何做,后来发现这玩意儿怎么弄都违法违规,美元有外管局的问题,不好做。创业要有底线,一些是不能碰的”。
针对产品来源,他们经历了大调整。刚开始,他们从银行入手,发现找错了方向,海舟说到:
1、银行活期的利差要远远高于理财的利差。“银行不主动做这个事,那即便我跟银行合作,各银行之间割裂的体系导致我得从大到小把银行一个一个全合作一遍,而且那样做下去,我就是个掮客。”
2、银行的商业模式决定无法合作。“银行不可能开放数据接口给我,它是最保守的金融机构,我也去谈了也确实谈不下来。他是一个我无法合作的合作伙伴。”海舟无奈道。
3月初,在经过一个月的谈判后,他们决定调整方向,以非银行机构如基金和券商为主要产品来源。
针对产品风险风控,一明将企业现金管理的资产分为两大类:P2P类,浮动收益范围大,风控难度大、筛选难度高、不适合创业型企业选购;固定收益类,如货币基金或混合型基金,更安全,收益也不错,但对资产选择、金融机构谈判能力要求较高。但他们认为,这正是奇点团队的优势。基于此,一明通过产品发行方及资产投向两个方向的审慎筛选保证风控。
“我们现在对接的发行方是顶级券商和基金公司,产品由双方共同设计定制出来,金融机构运用自己强大的投研和管理能力对产品负责,我们负责更好地服务客户。当我们服务的资金体量到30亿以上,我们才会逐渐深入到资产端,在那之前,我们都不会去碰真正的产品层面的风险管理。”
到这儿,奇点金融完成了前期探索。
2月份,海舟在国内产品探索的同期,一明在硅谷找到了王刚。说起自己的创业项目时,王刚当时不是很敏感。
3月份,奇点金融与金融机构正式合作,并发展出很多意向客户和渠道合作伙伴。此时,一明又回硅谷参加YC的Demo Day,又一次见到了王刚。沟通过程中,王刚给滴滴的CFO打了个电话,得到的信息是当时滴滴并没有做任何理财,而且不光美元融资没有做理财,人民币的交易流水也没有做。
王刚紧接着算了一笔账:“10亿美金,按照年息5%,一年的利息就3亿多,足够媲美一家上市公司的利润了,这生意不小。”
王刚发现从创业市场切入很有意思。当晚,即要求和海舟视频沟通。海舟提起这段时,仍然颇为开心:“当时我看到王刚的微信好友申请时,马上截图了,然后发给很多人炫耀了一番。后来才想起是不是应该马上通过……”
聊了20分钟后,王刚问海舟:“海舟,你觉得你们做这个事情最大的问题有什么?”海舟想了半天,“我想没啥问题啊,哪哪都是对的。”王刚说:“好的,我回国咱们见面聊一下细节。”
4月15日,王刚敲定投资奇点金融,80余万美元。该轮下来,奇点金融一共获得120万美元融资。点评该项目时,王刚说到:“一明的领导力和海舟的互联网金融积淀是个梦幻组合。奇点注定是下一个独角兽。”
在他们的规划里,奇点金融将在年底达到数十亿量级的资金量。他们将从海量的创业公司开始并拓张到中小企业市场,切入现金流管理,提高资金流通的效率。
完成融资后,产品1.0版本上线,旨在验证逻辑。这个版本借助的是券商端架构,服务一个客户流程需长达1周。“要开保证金帐户,保证金帐户要盖十多个章,之后在券商端开完户去银行做关联,关联后在企业网银端把钱推到第三方存管账户上再购买产品,整个过程被四步打断了。”
在一次例会上分析转化率、转化周期后,一明和海舟决定用最快速度迭代推出产品2.0,向纯线上化演进。
一明认为奇点金融提供的不是购买理财产品,而是一个更好的活期账户,对创业公司而言是稳定安全利息带来的更好的生活方式。为了更好协助创业公司理财,奇点制定了相应制度:“一千万以下,提供标准化的T+1(赎回隔日到账)高流动性服务;一千万以上,进行定制化服务。”
从5月份第一版本上线,到现在的2.0版本内测,总服务资金规模已近6亿人民币,2.0版本募集资金速度也达到了1.0版本的6倍。
作为CEO,找钱、找方向、找人是三个雷打不动的任务。钱、方向到位后,一明开启了团队搭建模式。
他的人才观很有意思。一明坦言,现在的人才观源于两次课程分享。
这两次分享,让一明感受颇多。采访过程中,他反复提到:“人才永远不是公司最大的成本,公司最大的成本在于错误用人和错误的决策。”
在这种观念之下,奇点搭建了不可思议的团队。
销售合伙人何长星,7年阿里巴巴地推铁军区域经理、后为赶集网北京区总经理,率领400余销售人员冲锋陷阵;金融端负责人钱挺,国开行、中非发展基金、中非信银背景,3年股权投资、过百亿资产管理经验… …豪华背景的还有很多。
这看似是一个不容易组建的团队。在问及如何撬动他们时,这个被团队称为“灵魂强奸师”的一明,认真地说到:“伟大的梦想会让你搭团队变得简单。只要你心中有光,我就能让你看到太阳!”
未来学家Ray Kurzweil在《奇点临近》中介绍了加速回报定律:“社会模式变化的加速度将与信息技术的指数增长速度相同,都将处于曲线的拐点,在这个时期指数增长的趋势将变得非常明显。一旦越过这一阶段,这种加速的趋势将呈爆炸式地增长。”
这正是他们取名为奇点金融的原因,抱负远大,颇有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意味。未来的路还很远,他们的征途将是十万英里以外要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