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的人生智慧(二)

【超越生死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人生的问题很多,但如果给以高度概括,那便不外"生死"二字了。通常人们关心生活,然而,生活只是生的一部分。哲学、宗教重视探讨生的来源及死的归宿。佛教作为生命的科学,人生的智慧,对于有情生死问题,不但有深刻的研究,还有解决的方法。
  《经》中从无明至老死,这是揭示了有情生命延续的十二个过程。其具体内容: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下面一一解释其含义,并说明关系。
  无明:明是光明,佛教以光明代表智慧,因为有人生倘有智慧,前途才是光明的;而愚痴的人,前景必然暗淡。无明就是没有智慧,因为我们缺乏人生的大智慧,因而人生充满着困惑,前文"人生的大智慧"那一部分中,我们列举了人生种种认识上的困惑,那都是因为无明的关系。无明,是人类烦恼痛苦产生的根源。
  行:是行为,我们的行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思想上的行为,如举心动念想干好事或坏事;一是语言的行为,指日常生活中各种语言,有善的:如爱语、真实语、利他语;不善的:如两舌、恶口、妄语。一是身体的行为,有杀、盗、淫的恶行,或礼佛、忏悔、布施的善行。
  人类由于我见的关系,对自己的行为,总是很自信,以为我想的、我行的都是很合理,可你何曾知道我们的行为是在什么状态下产生的吗?《经》曰:无明缘行,是说无明是我们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那么,我们的行为有多少准确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作为人的行为,通常我们以为一件善行或恶行,随着行动的结束也就完,这又不然,一种行为虽然发生过了,并不意味着影响就此消失。比如我们干一件好事,捐款二十万给希望工程,在客观上来说,有社会效益;从自身而言,心灵上得到一种快慰,并且会牢记在心上。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在行善或行恶时这种善行或恶行它会变成一种潜能,蓄藏到我们生命主体中,成为我们未来生命延续的一种推动力量。
  识:《经》上说:有情生命的存在,要依靠三种力量:即寿、暖、识。寿,一期生死的期限;暖,是健康身体具有的暖命延续的主体。生命的延续三者不可缺一,一个人寿命期限到了,识会离开,身体马上变冷;识离开身体,寿命就会结束,色身立即败坏。那么识是有情生命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人们认为,人死如灯灭,这是因为只看到肉体,而看不到识的存在的关系。色身作为生命存在形式,是有形的;而识是生命的主体,是无形的。平常我们只看到有形的色身,然而色身只是暂时存在,而识才是永久的延续因此,所谓人死,仅仅是一期生命形式的结束,识还在继续,它将以另外一种生命形式出现。
  行缘识,是说识在下一期生命的接生相续时,需赖"",这里""是指过去善恶行遗留下的种子,或称业力,由此业力推动着识去投生,就象火箭推动卫星上天一样。《瑜伽师地论》卷一对这个过程做过深刻的描述。《论》曰:"彼于尔时,见其父母,共行邪行,所出精血,而起颠倒。起颠倒者,见父母行邪行时,不谓父母行此邪行,乃起倒觉,见已自行,见自行已,便起贪爱;若当欲为女,彼即于父便起贪爱,当欲为男,彼即于母起贪亦尔,乃往逼趣,若女于母,欲其速,去若男于父,心亦复尔,生此欲已,或唯见男,或唯见女,如如渐近,近彼之处所,如是如是,渐渐不见父母余分,唯见男女根门,即于此处,便被拘碍"。人类投生,虽然是业力推力下,但却由淫欲心的驱使,足见淫欲在有情生命中的地位。
  弗洛依德在精神分析中,有恋母、恋父情结的说法,从《瑜伽论》来看,弗氏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有情者投生,就是基于求爱的心去受胎,男子于母亲起贪爱,女子于父亲起贪爱。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种倾向,就是女孩子对爸爸特别有感情,而男孩子对妈妈特别有感情,看来所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乃是人类本性使然也。
  那么,有情在受生时,当时看到什么样的情景呢?大家想必都已忘记,《瑜伽师地论》对此也有说明。《论》卷一曰:"若薄福者,当生下贱家,彼于死时,及入胎时,便闻种种纷乱之声,及自妄见入于丛林、竹苇、芦荻等中;若多福者,当生尊贵家,彼于尔时,便自闻有寂静、美妙、可意音声,及自妄见升宫殿等可意相现。"投胎者的福报不同,在受胎时妄见的境象也不一样。
  生命的构成,唯物者以为物质派生意识,意识是在物质的基础上产生的。《瑜伽师地论》认为意识也有它的精神根源。《论》卷一曰:"尔时父母贪爱俱极,最后决定各出一滴浓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为一段,犹如熟乳凝结之时,当于此处,一切种子异熟所摄,执受所依阿赖耶识,和合依托,云何和合依托,谓此所出浓厚精血合成一段,与颠倒缘中有俱灭。"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父母的精卵,精神基础则是阿赖耶识。此期生命形式最初的形成,是由父母精卵与阿赖耶识和合一处,才完成了生命的最初状态。
  那阿赖耶识与父母精卵是什么关系呢?同《论》卷一说:"又此羯罗蓝色与心心法安危共同,故名依托,由心心法依托力故,色不烂坏,色损益故,彼亦损益,是故说彼安危共同。又此羯罗蓝识最初依托,即名肉心,如是识于此处最初托,即从此处最后舍"。阿赖耶识与父母精卵相互依赖,安危与共。并且是最后离开色身,宣告一期生命的结束。
  名色:名指受想行识四蕴,色即色蕴。现有的生命体不外乎是五蕴的和合,名色就是五蕴。问题来了,前面专谈""义,此地五蕴中又有"识蕴",二者岂非重复?不,前面""义,是指生命的根本识。《经》中称曰"阿赖耶识""第八识";而这里的"识蕴",是由根本识派生出来的前六识,《解深密经》卷一说:"广慧,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此处阿陀那识是阿赖耶识异名。由阿赖耶识为根本依止,前六识才能生起活动。 
  阿赖耶识住胎之后,在它的执持下,生命的最初结构发生了变化。《瑜伽师地论》卷一说:"由一切种子识功能力故,有余微细根及大种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搏生,于此时中,说识已住结生相续,即此名羯罗蓝位。"由根本识投胎已,进入住胎状态;又由根本识的执持,生命形式开始完成。
  六入:即六根,是有情生命接收外部信息的六个窗口,因而又称六入。六入: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名色缘六入:即六入是在名色的基础生长起来的,前面讲到有情住胎,生命在最初住胎阶段,身心都处于混沌状态。生理上,根身尚未形成,心理上,六识的活动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名色逐渐形成了六入。
  这个过程《瑜伽师地论》卷一也有描述。《论》中说:"此羯罗蓝中,有诸根大种,唯与身根及身所依处大种俱生,即由此身根俱生诸根大种力故,眼等诸根次第当生,由彼诸根及所依处具足生故,名得圆满依止成就。"诸根大种,是地水火风四大,四大为所依止,生起眼等六入,这是色身的形成情况;精神方面:根本识种子为依止,根身为缘,六识随缘生起。
  触:是一种心理状态。在《百法明门论》所说的人类五十一种心所中,是五种最普遍活动的心理之一。《成唯识论》卷三说:"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十二因缘中,以六入生触,但《成唯识论》将六入只列为生起触的因缘之一,提出三和生触。三和:是根、境、识三种相应,如眼根、色尘、眼识三种和合,始能生起眼触,那么,六根、六尘、六识的和合,便能生起六触。可知六入缘触,是以六入为触生起的重要因缘,但并不代表一切。
  触,是感觉。由根境识和合的情况下,所产生感觉心理。触心所作为人类精神领域的最基本心理之一,它又是其它一切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五遍行中的受、想、思三种重要心理都是在触的前提下生起的。十二因缘中的"触缘受"也是基于这种情况说的。
  受:是一种心理状态。《成唯识论》卷三说:"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起合、离、非二欲故。"受,是领纳义。领纳什么?领纳顺适的境界,领纳违损的境界,领纳非顺非违的境界。当我们面对顺境,会生起苦受、忧受;面对逆境,会生起乐受、喜受;对非顺非逆的中庸境,会起舍受,由于感受上的不同,于是自然出现爱与非爱的两种不同态度。十二因缘中但讲受缘爱,因为爱是有情生死延续的主要因缘。
  爱:是一种心理状态。爱:依恋义。当我们在接触顺境时,内心感到快乐,感到欢喜,于是我们对所缘境生起依恋之情。通常我们所说的"依依不舍""留连忘返"都是爱的表现,由于人类贪著的天性,在生活中处处都表现出爱恋的情结。比如朋友的友谊,优越的物质条件,舒适的居住环境,和谐的家庭,漂亮的妻子,可口的饭菜,支配一切的政治地位,乃至冬天早晨的眠床,当然在这些爱恋中,男女之间的爱,力量是最大的。
  爱,是一种占有。我们爱一件东西,或者爱一个人,我们对它产生了依恋,就希望得到它,好比上街看上了一件衣服,就会想方设法把它买下。男女之间两情相悦为什么会从恋爱发展到结婚,这个问题我曾经请教过一位女士,她说两人相爱到了一定程度,依恋越来越深到了不忍分离,可大家都有自己的家庭,又不能不分离,为了能够两个人长期在一起,于是就结婚了,结婚是双方的占有。十二因缘中"爱缘取"就是反映了人类情感从恋爱到获得占有的这一过程。
  爱,是一种束缚。爱象胶水,能把两件不同的东西贴在一起,分不开;爱象两块磁铁,彼此互相吸引;爱象一条绳索,一旦被捆住谁也别想逃脱。我们对物质环境的爱,我们想占有它,那是因为我们喜欢和它在一起,觉得生活中有了它,就感到舒适,如果没有它,就难过,那么你的心岂非被外物束缚了。又如男女之间的恋爱称为掉进情网,因为恋爱中人谁也不愿意离开谁。这就被感情束缚了。
  爱,是一种牵挂。你假如爱你的家乡,不论走到天涯海角,总会关心家乡的变化;你爱你的事业,时时都会在为你的事业操心;你爱你的儿子,你就会时常耽心儿女的安全、就业以及他的了展前途;你爱你的情人,你会经常想她,关心她的身体,她的心情,她的人际关系,她的工作,她的安全,乃至她的一切,都会让你去挂念。
  取,是获得、占有。《经》上说:取,有欲取、见取、我语取。欲取,是对五欲境界即财、色、名、食、睡的获得和占有;见取,是对自己的见解观念执以为是,执以为真,于是要强加于他人;我语取,就是在五蕴法中执我,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爱缘取:是说我们对自己所有看上的东西都想占有它,并执著它。
  有:是业有。我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想得到它,于是采取行动,这行动也可能是道德的,也可能是不道德的,但不论是通过什么方式,这种行动都会遗留下痕迹,即业种子,蓄存到阿赖耶识中,作为推动未来生命发展的动力。
  生:是受生。生命的延续要通过四个不同的时期。即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生有,投生注胎的那一刹那;本有,是从投生后的一刹那起到死亡的前一刹那止,这中间的一期生命发展过程;死有,是死亡的那一刹那;中有,是死亡的那一刹那后,一直到投生的前一刹那。一般总以为人死,生命就算彻底结束了,其实不然,当我们这一期生命形式正当死亡时,另一种生命形式"中有身",以化身马上形式出现,《经》中形容:如秤两头,高低同时。中有身的出现与本有色身的败坏是同一时间的。中有身生存的期限,是随生有的出现而完结,一般为七天或四十九天。
  有缘生:是说因为业力决定我们的投生。经中说:业有两种:一曰引业,二曰满业。引业是总业,它将有情引向了六道中任何一趣;满业,是别业,它决定有情在那一趣的生存状态,诸如男女、胖瘦、贫富、美丑都是满业决定的。《唯识三十颂》曰:"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业习气,是业种,由于业种的力量,招感有情生死果报,前期业果完了,其它业因随即成熟,如是业力无尽,众生生死无穷,没完没了。
  老死:老是衰老,死是死亡。有情受生了,必然就会走向衰老、死亡。有情生命的延续,就是由这样的十二个步骤构成,这十二支在佛法中称为十二因缘。因缘:是条件,相互依赖的。佛经中给它下了定义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四句话可以简单归结为三个字:此故彼。彼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此的存在,结合十二因缘看:无明的存在,故有行的存在;行的存在,故有识的存在。乃至生的存在,故有老死的存在。十二因缘中前支都是作为后支生起的条件。
  十二因缘,在佛教中有的学者将它分为三世二重来说明:以无明行为过去因,以识、名、色、六入、触、受为现在果;以爱、取、有为现在因;以生、老、死为未来果。当然,在这里我们不可以做机械的理解,比如无明,它虽然是过去因,但在众生生死过程中,无明无论何时何地,它都是存在的。
  十二因缘,佛教中又将它归纳为惑、业、苦三法。其中无明、爱、取三法为惑。惑是困惑,代表着有情生命现在所处的状态;行、有为业,业是业行;识、名、色、六入、处、受、生、老、死为苦果。生命的延续就是由惑造业,由业感果,有情在生死苦果中又起惑,依惑又造业,业感苦果,众生生死就在这样情况下,尽未来际,无有穷尽的轮回着。
  在所处的状态;行、有为业,业是业行;识、名、色、六入、处、受、生、老、死为苦果。生命的延续就是由惑造业,由业感果,有情在生死苦果中又起惑,依惑又造业,业感苦果,众生生死就在这样情况下,尽未来际,无有穷尽的轮回着。
  《经》曰:无明尽到老死尽。这是佛陀教导声闻弟子修行的方法。十二因缘的相续,是因为众生随顺着十二因缘的发展,由此有故彼有,导致了有情生死轮回的继续。那么,如何才能从这十二因缘中解脱出来呢?这就需要在认识十二因缘发展的规律下,从还灭门来观察十二缘起,前面说过十二因缘的道理: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比如说老死,老死谁都讨厌,我们怎么会有老死呢?那是因为有生,当时为什么会受生,而且又是选择了那样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家庭,这是谁安排的,那是因为你自己过去造下的业力决定的,在业力面前人人平等,谁也没有办法;为什么会去造业,因为当时只想占有,今朝有酒今朝醉,并不知道人生还存在因果,以为干完就罢了,为什么要占有,因为爱上了。这样一一的从果推到因,是十二因缘还灭门的观法。
  声闻的解脱,就是从还灭门下手的。依还灭门的观法中,发现老死是因为生,生是因为有,乃至行是因为无明。"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没有生就不会有老死,乃至没有无明,就不会有行,于是声闻人从闻思经教中,树立正见;从戒、定、慧三无漏学的修行中,开发无漏智慧,彻底打破生命的无明状态,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从而获得人生的大解脱。
  《经》曰:"无无明亦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菩萨境界。有无明,有老死,随无明到老死而流转,这是凡夫;认识到无明至老死延续的过患,灭尽无明乃至灭尽老死,这是声闻;以般若慧观照无明乃至老死,照见无明乃至老死皆空,认识到:无明不异空,空不异无明,无明即是空,空即是无明。这是菩萨。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尽。"这句话译为白话是:没有无明,也没有无明的消失;没有老死,也没有老死的消失。从逻辑上来说当然是这样,在声闻人的智慧中:因为他们觉得有实在的无明,这才有了无明的灭除;因为有老死,才有老死的灭除。而菩萨境界观照无明乃至老死都是无自性空,无明乃至老死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假相,梦幻泡影,因此菩萨不灭除生死,也不必厌离生死,在生死中通达生死了不可得。在生死中超越生死。
【烦恼即菩提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在佛教中称为四谛法门。谛,是真实义。四谛即四种真实不虚的道理。佛陀初转法轮时,对乔陈如等五比丘就是开示四谛法,此后佛陀一生设教几乎没有离开这个纲领。因此,四谛是修学佛法的大纲,在佛教中是十分重要的。四谛含有二重不同的因果。苦、集二谛为迷的因果:集是因,苦是果,由集感苦是人间杂染因果,灭、道二谛为悟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由道证灭是觉者的清净因果,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一是以情为本的人生,一是以智为本的人生学佛就是转迷为悟,转染为净。
  佛陀是大医王,专治有情生命中存在的病态,四谛法门的施设是佛陀根据良医治病的程序而建立起来的,作为一个良医,当他给病人治病时,首先需要清楚病人的状况,其次要知道得病的原因,再次要明白这病通过治疗能否恢复,恢复到什么程度,最后开设药方。医生治人类的身病,佛陀则治众生的心病。佛陀说四谛法,治众生病,其治病程序也和医生一样。
  四谛法中的第一个是苦谛。""是有情生命的病状。有人说学佛是逃避现实,我认为这种提法不对,因为学佛的人首先就是要认清人生的现实。作为人,它要面对的是什么?诸如生、老、病、死、无常、因果、苦、空等,认清现实,始能改变现实,这是佛教解决人生痛苦的前提。然而一般不学佛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虽然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却不敢勇于面对现实。
  就说""吧,通常人们要是得了一般小病,如感冒、肚子痛,我想谁都不会去在意,假如得了是爱滋病、晚期肝癌,此时就很少有人能够面对它,你看那些病人在没有能够了解他病况前,也可能还谈笑风生,一旦得知自己的病情,就会大惊失色,精神一下子就崩溃了,原本按病情能活三个月,但因为病人的精神的关系,结果半个月就完蛋,所以在医院里医生如果查出某人得了不治之症,一般对病人都是保密的,为什么要保密呢?因为病人不敢面对。
  ""更可怕,讨论死首先不期然的想起鲁迅先生著作中编写的一个故事:说有一户人家生了一个孩子,这时有许多达官贵人、亲戚、朋友来祝贺,有人说孩子将来会当官,有人说孩子将来要发财,有人说孩子长了一副长寿相,这些人因为说了假话、好话,都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最后,来了一位客人说孩子将来是要死了,结果被主人大骂一顿,然后轰走。孩子的未来死是肯定的,而升官、发财、长寿则未必,而死作为人生的现实,人们却不愿意接受,不敢面对。
  鲁迅的故事虽然说了是一户人家,但却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情况,你看通常人家房门贴的从来都是发财、长寿一类话,人们之间打招呼说的也是恭喜、发财、健康、长寿。却不会有人在自己家门口?上""字,广东人忌讳""字,因为""""的谐音,春节期间说话尽量避开""字,可见人们对死这种现实的畏惧逃避。
  "烦恼"是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人类必然存在烦恼,如何面对烦恼呢?一般总是采取逃避的态度,比如出去旅游、散心、看电视、跳舞、唱卡拉OK、打麻将、喝酒、吸毒等藉这种种活动来逃避自己,古诗曰:"但愿长醉不愿醒。"这是借酒逃避,很少有人能够在烦恼生起时,能够不寻求外物,冷静面对自我,观照烦恼的生灭。
  而学佛则不然,要认识人生的现状,勇于面对它,如对死,六念法门中,就有念死;无常,佛教中列为三法印,要我们时时观照它;空无自性,这是有为法真实相,佛教中有空观;苦是佛教对人生实质的判断,佛经中介绍人生的种种苦恼,如前面所说的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认识人生的痛苦是解脱人生痛苦的前提。
  集谛:是招感苦果的原因。集的内容,分为烦恼杂染与业杂染两类。烦恼是什么?佛经称烦恼为缚:缚是系缚义,烦恼能系缚有情于生死中不得出离;又称漏,漏是漏泄义,有情生命因烦恼故,从六根中不断漏泄出过失;又称暴流,烦恼如流水能令众生漂流于三界生死之中;又称轭,轭是令牛与牛车不离的颈木,烦恼如轭,使众生与生死境界和合不离,沉溺生死中受苦;又称取:取是执取义,烦恼能执取生死之果;又称盖,盖是覆盖义,烦恼能覆盖清静善心;又称垢,烦恼如污垢。从这众多异名中,可以看出烦恼在我们生命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烦恼的种类。经中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但如果简单说主要有十种:即贪,对事物的贪求和占有;嗔,对不喜欢境界生起讨厌、仇怨、怀恨、苦恼、嫉妒、损害等情绪;痴,对宇宙人生事相的无知,能引起错误的观念与言行;慢,执自己长处轻视他人;疑,对真理的怀疑;身见,执五蕴身为我;边见,执此身为永恒或断灭的两边;邪见,否认因果;见取见,以身、边、邪见为真理;戒禁取见,遵守一些错误的戒律,以为能由此解脱。这十种烦恼在佛教中称为根本烦恼,是一切烦恼中最为很重要的。
  业:是在烦恼基础上所产生的行为。通常说有三业:即身业、口业、意业。一种行为的产生是意识与思心所相应,对某件事情进行抉择判断之后,然后斥之身口的行为,构成了业力。业:从伦理性质分善、恶两类,即善行、恶行。能利益现世、他世的行为是善,反之是恶。善恶的定义是要贯穿着两世来说明,如天上的乐果,或地狱的苦果,虽然对现世或违或顺,但都不可以称曰善恶。
  善恶的行为千差万别,但最基本的是十善、十恶。先说十恶行:一杀生,是以恶心断除有情的生命;二不与取,是对于别人没有给你的东西私自占为已有;三邪淫,不被法律或社会道德承认的男女关系;四妄语,欺骗的语言或行动;五离间语,也称两舌,是挑拨离间的语言;六粗恶语,又称恶口,恶心伤害他人的语言;七杂秽语,又称绮语,能诱发他人烦恼的杂秽语言;八贪欲,对于他人财富起非理希求;九嗔恚,对有情起伤害心理;十邪见,否定因果,否定圣贤。十恶反过来便是十善,即不杀生,乃至不邪见。
  灭谛:灭是寂灭。由消除烦恼痛苦所证得的涅般之道。
  道谛:涅盘的证得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修道,这便是道谛的内容。修道的方法很多,佛经说有八万四千法门。但主要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众生趣向涅盘的不二中道。八正道的内容:
  正见,是如实的看世界,看人生。正见是相对世人认识的颠倒说的。世人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如五蕴无我,却执有我;世间无常,却执永恒;事相虚假,却执实在;看不到三世因果的延续,却说无因果;人间是苦,却执苦为乐。正见是如实见世间真相,使你的认识与宇宙人生真相相符合,从无明的迷惑中解脱出来。
  正思维:是正确的思考。人的思考与人的认识有关系,一个无知的人,一个对人生充满困惑的人,一个带着错误观念的人,他不可能有合理的思惟。正思惟是要你的思考符合真理,与真理相应,这就必须要在正见的基础上始能产生。《经》曰:听闻正法,如理思惟。也是这个道理。正思惟又称正志。志,是有志向义,正志是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以此引导自己的行为。
  正语:这是语言的德行。要避免四种语言,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要说真实语,是符合事实真相的语言。说利益语,所说的话都是利益大众的,绝不存心害人;说爱语,是本着对别人的关心爱护说话,爱语,不是对方爱听便是了,而是要你具有爱心。
  正业:是行为的德行。业有三种:是身业、口业、意业。三业远离十恶,行十善是正业;远离颠倒烦恼,勤修戒、定、慧是正业;远离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通达无我,广行六度四摄是正业。
  正命:是谋生的德行。命是活命,即通过什么方式得以活命。命有正命、邪命两种不同,邪命是不正当的谋生手段,比如从社会道德法制来说,贩卖军火、毒品、开赌场、搞皮包公司、诈骗等手段赚钱;从佛教的戒律看,与杀、盗、淫、妄相关的行业,都属邪命;反之,能用正当手段活命,如为社会道德法律所承认,或是佛教戒律所允许的职业,称为正命。
  正精进:是人生努力奋斗的德行。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就需要不断努力,由于目标不同,人们的努力也不一样,有的努力是道德的,有的努力也可能是犯罪的,如希特勒著《我的奋斗》就反映了一个战争狂人企图征服世界的努力过程,是正精进的反面。佛教反对我们从事犯罪的努力,鼓励趣向德行的努力。《经》中说有四正勤:即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这是以舍恶修善作为人生正当努力的德行。
  正念:心念活动的德行。修行修什么?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修念头。人的一切行为都取决于人的念头,世间的一切事态也根源于人的念头,念头有善恶、迷悟、染净,所在世间有凡圣、良莠之分。六祖说:前念迷是众生,后念悟即佛。佛与众生距离如此悬殊的东西,差别只在一念。俗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恶人到成佛,只在一念的放下,可知把握念头是修学佛法的关健。
  佛经说:六念是我们修学佛法应具的理念。即念佛,念佛德行,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念法,念宇宙人生真相,完善人格的德行;念僧,贤圣僧的德行,威仪风范;念戒,行为应当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始能趋向解脱;念施,外舍财物培植福田,内舍烦恼健全人格;念天,不是羡慕天,而是想天人之福德,知修善行之重要。经论中又说十念:在六念外又说念休息,是止息妄念,使心念趋于平静;念数息,是观自己呼吸,知息粗细、长短、冷热,系心于息,心息相依;念身非常,时时想着色身的无常,不贪着世间;念死,念死神随时都在敲着警钟,当勤精进。
  从趣向解脱的意义,佛经又说:有四念处。即观心无常,是观想心念的无常变化,注意把握,安住正念,不随它转;观法无我,是观一切法都无常恒不变,主宰的自体,随缘生灭,有无不定;观身不净,观我们的色身,虽假沐浴更衣,表面似乎干净,其实是充满浓血、粪便,九孔常流不净;观受是苦,受虽有苦乐不同,然贪著乐受,则变为苦。四念处能对治我们凡夫于心、受、法、身四处,所起的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
  正定:定,是专注一境。定,是对心念的一种训练。通常我们总是身心分离,心灵破碎,于是精神涣散,修定,就是整合身心,收摄念头。如修数息观,将心从追逐外境中收回,观想内身呼吸出入、长短、冷热,系心于息,久而久之,身心渐渐合一。又由于念头专注于呼吸,心念则自然凝聚,于是就会身体健康,精神旺盛。佛经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是说明修定的效果。
  定:又分正定与邪定。贪著定乐是邪定,修禅定会发生禅悦,禅悦与欲乐一样都是不可以贪著。《瑜伽菩萨戒》中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味静虑,于味静虑见为功德,是名有犯"。声闻人贪著禅悦则不能趣向解脱,菩萨贪著禅味则不能利他,因此菩萨戒视贪著禅味为犯戒。追求神通而修定是邪定,神通仅仅是一种能力,它需要有健全的人格作为基础,缺乏健全的人格,而又拥有神通,就象小孩玩火,那是很危险的,因此在佛教中,慈悲、道德、智慧都远比神通要重要,忽略了德行而去追求神通是不可取的。
  佛教的修行是依三增上学,即戒增上、定增上、慧增上。其次第是依戒生定,由定发慧。可知佛教中修定目的是为了开发智慧,因为唯有开发智慧,始能断除烦恼,完善人格,证得涅盘,解脱生死。那么,引发无漏慧的禅定,便是正定。八正道是修学佛法的中道行。释尊当初转法轮时,一开口就说:"一者心著欲境不能离,是非解脱之因;二者不正思惟,自苦其身而求出离,永无解脱。离此二边乃名中道。"(《中阿含·释中禅室尊经》卷四十三)到世尊入灭的时候,又对阿难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长阿含·游行经》卷三)。是说解脱,应该靠自己努力,依法而行,法是什么?八正道也。八正道是人类趋向解脱的最佳方案。
  四谛法门,是佛陀主要对声闻人说的,佛陀当初对五比丘转四谛法轮时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因此,声闻对四谛法门的修行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也就是有苦可知,有集可断,有灭可征,有道可修,这是声闻的境界。
  可是从般若慧观照四谛法,则又另一码事了,《经》曰:"无苦集灭道"。以般若慧观照四谛,四谛法门也是无自性空,这里我们也还可以采用前面的公式:苦不异空,空不异苦,苦即是空,空即是苦。集、灭、道亦复如是。四谛法门在现象上显然存在染净的差别,但从无自性空的本?上观,苦集灭道则又平等统一了。
  从四谛无差别的意义上,可以进一步悟到烦恼即菩提的道理。人世间杂染的苦果,假如它是实实在在的,固定不变,那的确是一件很令人烦恼的事,可现在以般若慧观照,苦存在并非是固定不变,换一句话说:同样一种境界,你用烦恼心态对待,可以是痛苦不堪的;假如你用智慧观照,也可以处处泰然。就象别人骂你、伤害你,你需要在意、执著,才会烦恼;如果不在意,不执著,你还会烦恼吗?因此人生倘若缺乏般若观照,处处只有烦恼,没有丝毫的菩提;如果有了般若观照,时时都是菩提,就不会有烦恼了。

 

上海服务中心:上海市浦东大道288号四层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会员单位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姻家庭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

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理事单位

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五星级诚信单位

版权所有:钻石婚恋 沪民政字第 0473 号

客服总机:086-021-58886580 

客服传真:086-021-58783020

客服信箱:customer@zuanshi.com

法律顾问:上海宋海佳律师事务所 宋海佳律师

技术支持:上海广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沪ICP备11024223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图片﹑信息等资料,均为钻石婚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