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到底意味着什么?
前两天与画家同学的太太(也是中学同学)酷酷聊天,她说我看上去有点小资.

说实话,这个词我听过多次,也许太多次,但始终未曾去考究到底意义如何.估计是跟资产阶级有一定关系.但我真不能被划入这个行列,一无资二无产,不能因为能说两句洋文就被划分到某一跟物质水平联系极高的阶层当中.

不过,必要的知识还是需要.所以特地看看网上是如何定义“小资”一族的.特转贴全文如下:

小资是1990年代开始在中国大陆流行的名词,原本为“小资产阶级”的简称,特指向往西方思想生活,追求内心体验、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年轻人.小资情调应该是一种追求生活品味的人.小资一般为都市白领,在社会中有一定的地位和财富,又与“中产阶级”相差一定距离——主要在经济方面.
午茶注:1990年代俺还在上中学,不知道什么叫做内心体验,也不知道白领为何物.只知道家里经济拮据,不敢乱花钱.

近些年,“小资”往往是一个贬义词,甚至成为颓废情绪的象征.这种人不思进取,不考虑国家大事,只是追求个人生活的舒适.所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腐朽的生活方式,是无产阶级不能容忍的.
午茶注:这大约是小资作为贬义词的真正含义.什么人真正过着腐朽生活?大多数是社会蛀虫与人民公敌.

一个真正的“小资”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活品位、思想水准和艺术鉴赏能力,例如以下方面:

【文学】

海明威、福克纳、马尔克斯、卡夫卡、普鲁斯特、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卡尔维诺、昆德拉、村上春树、徐志摩、曹雪芹等.
午茶注:认识这个名单中的多数名字,书尚未读全,不敢吹牛.

【音乐】

古典音乐、爵士乐、西方流行音乐、电子休闲音乐、新世纪音乐、世界音乐、中国传统音乐等
午茶注:除了rap,很多音乐形式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喜欢了解则是个人口味问题.
【生活情趣】

咖啡、家居、红酒、茶、笔记本电脑等
午茶注:现在还没有笔记本电脑,不过可能会买,标准很简单:是否需要.
至于饮品,随意就好,反正不会清早起来先整一杯红酒.嘿嘿~~

【旅游】

丽江、西藏、马尔代夫共和国、欧洲、澳洲等
午茶注:上述地方一个没去过.哈哈

【时装】

不求最贵,但求自我风格.
午茶注:有一定道理,俺是lady in black.

【外语】

至少精通英语,通晓日语、法语、德语等更好.要有TOEFL,GRE,雅思等有效分数.
午茶注:什么是精通?什么又是通晓?我是靠英语混生活的,平日自学了几句上述外文,但没参加过那些考试,所以没有有效分数,还算不算“小资”?嘿嘿~~
【科技】

懂得充分利用互联网作为工作、生活的工具.
午茶注: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其他定义】

小资全称“小资产阶级” 详细解释参阅《毛选》全称 是一个阶级 简称是一种状态

小资情调的女人标志:

符号一:金钱

这个好像不用多说,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没有足够的金钱作为强大的后盾支撑,之后的所谓符号都是废话.但值得注意的是,“小资女人”的金钱后盾也分两种,一种是亦舒说的“自己赚钱买花戴”,一种则是有男人在背后提供长期饭票(哦,好像说饭票都已经过时了,现在都是刷卡了).无论怎样,有钱才是“小资女人”的大前提.
午茶注:按照这个标准,我不敢妄言自己“小资”.by the way,为什么一定是“小资女人”?为什么没有“小资男人”的说法呢?性别歧视吗?
符号二:孤独

“小资女人”之所以让人觉得神秘,让人有那种意犹未尽的探索欲求,并不是因为她们拥有那种“世人皆醉我独醒”式的猖狂,也不是她们发出的“世上本没有路”式的哲学式的自我拷问,而是一种“独自徘徊,寂寥又悠长”的“雨巷”式的孤独.

这种孤独跟寂寞有本质的区别,这是一种来源与灵魂的感受,这种一种源于希望遇上一个同样徘徊寂寥的异性的渴望,这是一种随着跟年龄、跟魅力成正比增长的孤独.
午茶注:学习了,戴望舒先生当年是用“雨巷”来描绘“小资女人”的孤独么?不过,孤独被赋予如此的美学意境也算是不错的.

符号三:装扮

时尚经典与新潮另类向来是共存的,只是前者较为富裕,后者一般囊中略有羞涩,这是一句真理.

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男人剪小辫穿洋装、女人短发放脚都是很时髦的,但并不是所有剪小辫穿洋装的男人和短发放脚的女人都是时尚和小资的.区别在于富有者梳着油亮小分头,穿皮鞋西装戴领结,欧派十足,胡适徐志摩早期的相片是典型;有的团花马褂缎面长袍,一派庄重雍容.而贫者在亭子间里等邮差送稿费买面包,留长发,四季一件夹袍,昼伏夜出佯作名士狂态.至于那时的女人们,老照片里占多数的烫发旗袍可谓经典装扮,但也不乏穿中国式长统纱袜、中西结合式七分百褶裙,戴分不清哪一路的头帕或法式贝雷帽的奇异另类.

五六十年代,朴素是时尚,大家都是中山装、人民装,区别是经典的类型面料高档,毛料或双面卡其,且注重整理,规格合身.而另类往往走极端,比如刻意在新衣上打补丁将朴素进行到底,或将尺寸搞到紧身,将合身进行到底.

将这些关系换算到今天,就是说“小资女人”绝对不可能把自己往另类的路上打扮自己.你没有看到过一个所谓的“小资女人”穿着五颜六色的吊带坐在星巴克里喝咖啡吧?
午茶注:去过星巴克,但是没太注意周围是什么样的人,无非是男人或女人而已.现在仍然记得广州的几个星巴克都很拥挤,只有天河北有间非常小的还算能找到坐的地方.

符号四:恋爱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小资”都要谈点小恋爱,有那种“不恋爱宁可死”的观点.但这种恋爱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精神高于肉体——不一定要有结局,更享受过程,最好常常分离,留下文字交流思想的空间.经典的做法过去是书信集,现在是Email,另类的方式过去是激情洋溢的诗:“哦哦,我的女郎,我的爱”,电子时代是自己设计的电脑卡通.

理想高于现实,个性高于共性——过去是“我是我自己的,我们要走自己的路”,今天的小资更实际一些,“让我们AA制”.
午茶注:俺是结婚狂,守株待兔型的.精神高于肉体只是一厢情愿,男人们比较复杂,所以没头脑的女人注定抓狂.“小资女人”会丧失理智吗?

符号五:外语

“小资”都要会讲外语,这一点上,过去与现在有惊人的一致,“小资男人”和“小资女人”也有着共识.就像《蛋白质女孩》里的张宝那样,关键时刻只讲外语不讲中文,比如写情书或与爱人吵架时,一显曾在国外留学的实力.另类的做法是中西合璧,在说中文的时候,将一些人人都知道的时髦词换说成英文或法文,不过大多数时候还是英文.也有一些“小资女人”的领军人物开始不屑于说英文了,偶尔来句日文或法文才能彰显自己的不同.至少精通英语,通晓日语、法语、德语等更好.要有TOEFL,GRE,雅思等有效分数.
午茶注:这个不多说了,我的确会说外语,但没留过洋.日语会两句,法文会五六七八句.但是学校要求的,我们一干人抵制学日语没有成功,所以自己赌气学法语.这纯粹是一种非暴力的和平的表达自己愿望的手段.

符号六:读物

“小资女人”都有阅读习惯,钟爱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或者阴雨缠绵的雨天拿着本小说坐在咖啡吧细细品茗.不同时期的“小资女人”有着她们不同的代表读物.比如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的《玩偶之家》,五六十年代的《牛虻》,七八十年代的《飘》,八九十年代的《廊桥遗梦》,当然“三毛”“张爱玲”更是“小资女人”一直的偏爱.

午茶注:等我找个有钱人每天买咖啡吧的单吧.阿门~~
但如果这男人无法负担这个开销,在家里或者图书馆不一样可以阅读么?
这个符号的背景选择有点问题哦~~

英文 bourgeoisie-资产阶级,音译“布尔乔亚”,小布尔乔亚即小资产阶级,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知识阶层的习惯用语.现在也广泛应用,就是小资情调.
午茶注:我怎么都觉得这个词更象法语..哈哈~~

另外,转贴某网友对小资研究的心得,作为21世纪的人,要能对“多样性”抱有宽容的态度才是.:)

--我认为小资就是拜金主义以及媚外情结.他们崇尚物质并且用物质包装自己,同时还要炫耀自己的物质享受.他们也标榜自己喜欢读书喜欢艺术,但是他们没有思想只会人云亦云,小资读书只是为了获得谈资以及优雅的外壳.在小资营造的时尚,唯美和温馨的情调中始终摆脱不掉人云亦云的模仿,以及虚伪、虚荣和铜臭的味道.简而言之,我认为小资就是物质生活相对富裕的精神乞丐.

这个说法精辟与否,欢迎众看官发表高见哦~~ :)

#
天天


2008-04-11 16:58:15
你的小资定义有点儿意思.按照你的逻辑和定义似乎不应该是小资而是大资了吧!布尔乔亚的确是法语哟.
#
杨先生


2008-04-11 17:03:12
據我所知,出了深圳河,在世界上所有說中文的地方,主要指台灣和香港,是從沒有任何人等以“小資“這個字眼稱呼任何人群或作風的.我懷疑,這是某些讀慣了紅寶書的人,在急轉彎的新世代裡,看不慣某些人和事,又找不到合適的概念來傳達某種情結,因而用一個舊意識形態上的概念,去發洩心裡百味紛陳而己.
說實話吧,國內被目為“小資“的行為,在外頭念過幾年書的人看來,只不過是最尋常的生活態度,分別只在於,在外頭,因為非我族類見得多,便不當一回事,也很少人拿會說洋文或放過洋來耀武揚威(例如在香港,高中畢業後馬上出國念書,未必是光榮,大多是因為在香港根本沒有像樣的大學會收他),也不覺得有唐人滿咀洋文有何問題,像本文原作者對此忍不住尖酸刻薄的人也甚少,至於其他的趣味,例如喜歡甚麼音樂,穿甚麼衣服,也沒有太多人有意去評論,或憑此去把人群區分,
總體上說,我認為拿“小資“這字眼去形容一個新群體,新風尚,可謂不倫不類,但被納入者也不必太認真,給人贈予的不合適的帽子,最後的結局,還是轉回贈送者頭上,我認為,新一代知識人取甚麼人生態度和生活趣味,老朽們及承其衣砵者要置啄實在有點可笑,也許這一代新風未必都該欣賞,之所以有許多醜陿,往往也因封閉得太久,一下子急進起來,未免常東施效顰,但比起發明“小資“標簽的那個時代和那號人物,該文明多了.
#
[匿名] 新浪网友


2008-04-11 17:55:10
我看都有道理;消费能力绝对是区别小不小资的一个硬指标.
#
下午茶


2008-04-11 18:20:11
回复天天:那个不是我的定义哦,是我在网上找的..:) 我想说的是我不合小资标准.哈哈

回复杨先生:其实我很赞同您的观点,文章中所谓的标准符号其实更多的就是一种生活状态,喜欢文学,音乐,艺术,学习外语,多了解世界上的信息,懂得享受生活的趣味真的非常正常.我们本来就处在变革当中,午茶倒是以为"多样性"更加适合来描述这个社会的文化元素以及现象呢."小资"的帽子太大.哈哈

回复匿名朋友:那么我绝对没有消费能力哈~~
#
绿参差


2008-04-12 01:25:25
刻意去做的,如果是为自己喜欢,那么,还可以,否则,为了一个什么名头,简直是搞笑!!
#
下午茶


2008-04-12 09:25:14
是啊,参差,其实兴趣爱好才是自己的,“帽子”是别人的,或者是给别人看的.

“简而言之,我认为小资就是物质生活相对富裕的精神乞丐.”--写这句话的人其实是认同了“小资”作为符号的存在,所以才有如此见解.

我倒是觉得人只要自己过着喜欢的生活,小资,大资还是无资,都可以心安理得.
 

上海服务中心:上海市浦东大道288号四层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会员单位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姻家庭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

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理事单位

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五星级诚信单位

版权所有:钻石婚恋 沪民政字第 0473 号

客服总机:086-021-58886580 

客服传真:086-021-58783020

客服信箱:customer@zuanshi.com

法律顾问:上海宋海佳律师事务所 宋海佳律师

技术支持:上海广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沪ICP备11024223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图片﹑信息等资料,均为钻石婚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