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见闻
旅欧见闻(Johnpb)

6月19日,从广州飞往法兰克福的飞机腾空而起,直冲云霄,不知不觉导示屏上已显示出飞行高度10100米,飞行速度1030公里/小时,机外温度-42℃.6月的广州,气温已高达30多℃,与机外温差竟有70多℃.当金发碧眼的空中小姐用英语很有礼貌地为旅客提供服务时,才打断了我的思绪,这时我才真正感受到已离开国境,开始了对欧洲的考察.这次考察担任我们翻译工作的是深圳某旅游公司杨导.杨导40出头,早年在英国某大学学习四年,谙熟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为我们考察提供了许多方便.

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瑞士

  上帝创造世界万物,把财富分给了世人.而在中欧的一块贫瘠的土地上资源很少,于是,上帝便赐给了她巍峨的高山,碧绿的湖水,苍翠的山谷和茂密的森林,这就是瑞士.拥有4万多平方公里的瑞士,是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东靠奥地利,南面意大利,西接法国,北临德国.瑞士以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和雪水融化形成的众多湖泊而著称.人口700多万,官方语言为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
  我们踏上瑞士的国土,来到苏黎士.瑞士的城市都建在湖边.湛蓝的湖水清澈见底,欧洲的六月的天气已经很炎热了,但在湖边,一种沁人心脾的舒爽感觉油然而起.湖面上,随处可见一群群游泳爱好者戏水,一对对情侣划着小船荡漾在湖面上,湖边公园里有许多纳凉的人,他们有的聊天,有的散步,有的遛狗.在湖旁的绿茵茵的草坪上,数百名男男女女穿着泳装平躺在草坪上晒太阳.一晒就是三、五个小时.直到皮肤晒红,晒成褐色为止.
据说,在欧洲,白种人晒成褐色是有钱人的象征,只有有钱人才能定期度假,享受阳光的沐浴.在瑞士的楼房一般不超过5层,素有树高于楼房之说.远眺长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与碧蓝的天空交相辉映,其景美不胜收.在街头,我们不时看到奔驰牌的士穿梭如鲫,人们漫步在街头,商店的商品琳琅满目,但购买者却寥寥无几.瑞士人并不看重商店能赚多少钱,他们只是享受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就是劳动和工作.钱也许在许多瑞士人眼里,不过是个数字而已.许多酒店将餐桌摆放在门口,瑞士人在烈日下喝着啤酒咖啡,悠闲地聊天.在不远的小广场一群人围在一起.我们也走上前去,原来是瑞士人在一个乒乓球台大小的国际象棋盘上,两人对弈撕杀,围观欣赏者静观不语.
在瑞士最有纪念意义的地方要属石狮纪念碑,世界各国游客慕名而来.此碑是卢塞恩数一数二的雕刻.只见一支箭深深地插进了频临死亡的雄狮背上,狮子面露痛苦的神情,前爪按盾牌和长矛,盾牌上有瑞士国徽,这是为了纪念1729年法国大革命,暴民攻击法国杜乐丽宫时,为了保护法王路易十六及玛丽王后而死的786名瑞士军官和警卫所建的纪念碑,意在祈求世界和平,碑的下方有文字描述了此事件的经过.美国小说家马克土温曾赞颂卢塞恩的石狮是“世界上最哀伤,最感人的石雕”.
  瑞士人除从事金融业大赚其钱外,还从事资本管理工作,收取可观的管理费,使拥有700万人口的小国富得流油.而瑞士手表,瑞士军刀在世界闻名,款式新颖,质量上乘.瑞士的酒店管理历史悠久,举世闻名,是许多对酒店管理有兴趣的外国留学生所向往的地方.从瑞士酒店管理学校毕业的学生,往往能得到世界各国星级酒店的认同,并能得到较高的薪水.
地处欧洲腹地的弹丸小国瑞士,因其优美的湖光山色,永久中立的地位和独特的银行保密法,吸引了全球最富有的人来此定居.在300位富豪(1亿美元以上资产)中,有65位居住在苏黎士,由此可见,瑞士经济实力最强的是苏黎士州,对富豪的吸引力也最大.全球三分之一以上富豪的资产都存放在瑞士银行.而大自然的斑斓色彩描绘着瑞士大地,在冬季,雄伟的阿尔卑斯山,其绮丽峻峭的冰雪风光,更是登山,滑雪,赏雪爱好者的天堂,再加上宜人的气候,安定的社会,碧绿的湖泊,绿郁葱葱的树木,清新的空气,吸引众多富豪隐居瑞士.许多企业家、大歌星、世界级顶尖赛车手、著名运动员、大作家都定居瑞士.在瑞士300名亿级富豪中,并非个个挥金如土,被誉为瑞士首富的唯拉•霍夫曼夫人,为人低调,生活简朴,还经常自料家务,并热衷于公益事业,向世界各地慈善机构,文化和生态组织捐出大量善款,深得人心.
傍晚,我们来到瑞士郊区小镇一家宾馆歇息.忙碌一天,再加上倒时差的疲惫,我很快进入了梦乡.不知不觉天已放亮,第一天在国外,心情特好,我漫步在小路上,阳光正好,晓风微凉,山林里响起了鸟的歌唱,餐厅的老板很有礼貌地和我打招呼,宾馆不远处有清澈透明的湖泊,遥望前方不远处长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凉爽清新的空气,使人心旷神怡,此时此景像是从画中走出来一样,这真是一个气定神闲的小镇,给人以舒适、安宁、恬静的感觉.难怪杨导说瑞士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里是天然的氧吧.


巴黎风情

巴黎,一个浪漫而又古老的世界名城,让人向往,让人追寻,让人留连忘返.
我们欧洲之行的第二站,来到了法国巴黎.当我们的旅游车逼近巴黎的时刻,我的心跳动的异常厉害,眨眼工夫,向往已久的巴黎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巴黎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高楼耸立,车水马龙,与瑞士悠闲宁静的生活相比,顿时感到节奏快了很多.
巴黎位于法国盆地中央,美丽的塞纳河将城市分成两块,把巴黎点缀得更加分外娇娆.巴黎既保留着许多闻名世界气势恢宏的历史古迹,又有许多高楼耸立,宏伟壮丽的现代化建筑群,到处都是鲜花绿地,巴黎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浪漫色彩,享有“花都”之美誉.巴黎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其不争的世界文化名城等诸多花环,吸引了许多世界顶尖级国际会议在这里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部就设在这里.
我们无心浏览现代化的建筑群,趋车直奔具有悠久历史的巴黎古建筑群.我们沿着卢浮宫——凯旋门——艾菲尔铁塔——香榭丽舍大道这条线开始了我们的旅行.
来到卢浮宫,杨导帮我们联系了由法国某大学的教授担任我们的解说员.
卢浮宫,这座昔日的法国王宫,今日已成为在全世界人心目中具有神秘色彩和浓厚艺术气息的艺术殿堂.据说这里曾居住过50位国王和王后,现已成为收藏着40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稀世珍宝的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走进卢浮宫,来自世界各地各种肤色的游客聚集在这里,人如潮水,就象赶集一样.我们被一尊尊艺术雕像,一副副油画吸引着.那神态,那惟妙惟肖的画面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解说员把我们带到《蒙娜丽莎》的画前,自豪地说,瞧这副画,她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你在整副画面的任何地方切割一快,她都是一个完美的整体,都能找到一个黄金分割点,使油画栩栩入生,卢浮宫的任何一副油画都具有这个特点.在维纳斯雕像这位爱神面前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人群,维纳斯的姿容,在柔和的灯光下,更加显示了她的风采和艺术魅力.只见一个个游客翘首远望,大家赞叹地说,这才是正宗的地地道道的艺术极品.具讲解员介绍,卢浮宫有“ 镇宫三宝 ” ,即 “ 断臂维纳斯 ” 、 “ 胜利女神尼卡 ” 和 “ 永恒的微笑蒙娜丽莎 ”,这次游卢浮宫,我们目睹了“ 镇宫三宝 ”,也算是大饱眼福了.
卢浮宫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卢浮宫气势磅礴数不胜数的艺术珍品让我们眼花缭乱.短短的几个小时过去了,杨导告诉我们,我们所看到的仅仅只是卢浮宫的一角.卢浮宫建于十二世纪末其中绘画馆展品最多,占地面积最大.卢浮宫有198个展览大厅,最大的大厅长205米.展厅分六个部分:包括希腊罗马艺术馆、埃及艺术馆、东方艺术馆、绘画馆、雕塑馆和装饰艺术馆.据说,卢浮宫博物馆包括庭院在内占地19公顷,自东向西横卧在塞纳河的右岸,两侧的长度均为690米,整个建筑壮丽雄伟.导游告诉我们,如果把卢浮宫全部浏览无遗,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但下一站的时间已经安排好了(提前预付了),就这样,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卢浮宫,直奔凯旋门.
卢浮宫离凯旋门不远,大约一支烟的工夫,我们来到了代表着世界军事天才拿破仑伟绩象征的凯旋门.凯旋门落成于 1836 年,与卢浮宫遥相呼应,高 50 米 ,宽 45 米 ,长22米,门的每一面上都有一幅巨幅浮雕.内容取材于 1792—1815 年的法国战争史.而面向香榭丽舍大道一面右下侧的《马赛曲》浮雕最闻名于世.画面上描绘了 1792 年义勇军出征的情景.拱门上方四壁的浮雕是庆祝拿破仑凯旋归来的情景.单一的颜色和精美的浮雕给人一种庄严、朴素的感觉.当导游正绘声绘色地讲解时,近千人的队伍,穿着整齐的军装,从香榭丽舍大道方向往凯旋门走来,走近一看,我们惊奇地发现,他们都是七八十岁的法国老兵,经打听才得知,这是为了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组织的一次游行.我们及时抓拍到这一难得的镜头,围观的许多游客也以此为背景不停地拍照留念.当我们还沉浸在电影第二次世界大战里那一幕幕场景的时候,杨导的催促声把我们又拉回到队伍中来,我们被杨导牵着鼻子直奔代表巴黎象征的----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的战神广场上,1889年建成.据杨导介绍全塔分为三层:第一层高 57 米 ,第二层高 115 米 ,第三层高 276 米,算是世界上最高的塔了.每层都设有带高栏的平台,供游人眺望那独具风采的巴黎市区美景.晴空万里之时,人们可以从铁塔上看到远达 70 公里处的景色.她是巴黎这座美丽而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的象征.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遥望铁塔的雄姿.杨导只给我们半个小时的拍照时间,大家都匆忙拍照,当我兴奋地找到最佳的拍照点时,我已经远离了大部队,我急中生智用英语和两个法国老人攀谈求救,他们欣然同意,而且帮我留下了两张难忘而又珍贵的照片.
在巴黎也仅停留了一天多的时间,我们匆忙离开神秘而又浪漫的巴黎,沿着香榭丽舍大道前行.香谢丽舍大道是巴黎最漂亮的一条大道,它西接凯旋门,东连协和广场,长约 2.5 公里,中间能容纳 10 线行车,大道两旁是世界著名繁华热闹的商业街,许多大百货公司、银行、香水店以及世界著名的红磨坊等都集中在这里.世界品牌路易威登皮包箱的商店就在这条街上,街边游人如鲫,行车中,只见一个巨大的皮箱象一面墙式的摆放在马路边,足有两层楼那么高.我被这一幕惊呆了,这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皮包箱了,依据杨导介绍才得知,这是该商店的一个门,是为了招引顾客而标新立异的一大新作.据说世界许多国家的旅游爱好者特别是女性,慕名来巴黎都要在这里排长队购买这个具有富人象征的箱包.离开香谢丽舍大道,巴黎的雨开始淅沥沥地下起来,路过巴黎圣母院时,雨已经下得很大了,我们无心观光巴黎圣母院,只好目送着这座法国建筑史上的杰作了.在出巴黎的路上,我们遇到了少见的巴黎塞车,也一睹了巴黎塞车的情景.此时的巴黎风雨交加,在十字路口上,大车小车睹得水泄不通,5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的车才缓缓前行,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欧洲的夜来的特别迟,此时,已经夜幕降临了,大家歪躺在车上,疲惫地进入了梦乡......


从废墟上崛起的德国(一)

欧洲之行,转眼已经过去几天了,我们即将奔赴一个伟大而又神奇,顽强而又严谨,好战而又敢于向世人认错,充满矛盾,让人好奇,让人费解,让人敬畏的国家——德国.
  记得一位地理学家曾经说过:欧洲是地球上陆地的中心,而德国又位于中欧,素有“欧洲心脏”之称,由此推理,德国是世界陆地的中心了.德国南靠阿尔卑斯山,北临波罗的海、北海.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聚集了一批世界上最优秀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我联想到马克思的《资本论》,歌德的《浮士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有享有世界文化遗产的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合唱》;联想到享誉全球的德国钢铁和机械制造业,联想到被誉为世界三大汽车国之一的奔驰、宝马、大众汽车.也想到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想到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更想到了纳粹给世界人民所带来的深重灾难.然而,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二战结束时,德国土地一片废墟,政治地位低下,经济负担极重,巨额赔款压得德国人透不过气来,当时,德国人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几乎抬不起头来.而60年后的今天,德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民生活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到了德国.同时,我们也带着许多疑问,在旅途中询问了在欧洲“泡”了十几年的杨导.
  杨导对德国人有特殊的感情.他说,在欧洲这块土地上,我最欣赏的是德国人.德国人做事严谨,为人诚信,德国人生产的东西虽然笨重,但很结实、很管用,有的甚至能用一百年……杨导正绘声绘色地讲解德国的山水、湖泊、风土人情时,不知不觉我们的旅行车来到了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Trier)市,这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特里尔市不大,房子不高,但市容整洁,花草、树木具有欧洲小城的建筑风格,在夜色灯光的照射下显得别具一格.我们仿佛来到了一个空气清新、悠闲恬静的城镇.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找到我们的住地——NHKOTEL宾馆.而此时的特里尔市,在夜幕的笼罩下,大家不知东南西北,就连意大利司机和杨导也难辨其方向,我们只好边走边问.虽然行人很热情,但双方比划的结果仍是一头雾水.最后,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警所,在警所警察的带领下,我们才找到NHKOTEL宾馆.这是一家德国宾馆,相当于三星级宾馆.当我们住进宾馆时,已经快半夜12点了.我首要的任务是先找到插头给手机和照相机充电,欧洲的插座和中国的插头是不配套的,据说亚洲的插头还没有与欧洲接轨,亚洲人来欧洲特别是使用电器很不方便.看来,与国际接轨不光是国家大事,也需要具体到很多小事上了.忙完充电的事,我简单冲洗一下,躺在床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也许是倒时差的原因,也许是我们来到了马克思的故乡,这天早上我起得很早,我独自出宾馆,正巧碰见了一位来自哈尔滨的朋友,他在中国住法国留学生的陪同下,自己开车来此地游玩的.我们攀谈了几句,并请他帮我在宾馆门前照了张照片作为纪念.宾馆门前有很大一个场地,宾馆对面是一排商店,商店还没有开门,宾馆的左边是马路,我漫步来到宾馆的右边,这里是一条河,据说是摩泽河畔,晨练的游客还不少,有的散步,有的活动筋骨,有的观赏水中嬉戏的水鸭子.当我从河边转回来的时候,只见一德国人,右手拿着长铁钳,左手提着垃圾袋,正在清理树叶和纸屑.我思忖着:德国人清洁卫生也是手工操作.看来,清理环境卫生也是世界性的难题,什么时候发展到机器人来清扫那该多好呀.
  走进宾馆,来到我住的房间,同伴已离开,我身上没带钥匙,门打不开,在欧洲,打一次手机要花几十块钱,发一条短信也需要花3~4元钱,很是心疼.欧洲的消费水平是中国的十倍,所以,来到欧洲,我几乎没有用手机打过电话,只好求助服务员了.我用英语连说带比划,服务员才明白我的意思,还算不错,她帮我打开了房间的门.这件事情要是在中国,想随便开房间的门,可能就没有这么简单了,至少要盘查清楚并拿出证件方可打开房门,但仅我这外语水平,这样交流是不够的.
  吃过早饭,我们就准备出发了,这时,同伴要泡茶水,我也有此意,而欧洲宾馆一般是没有开水的,我们团队几十个人,也就只备了几个欧洲插座,也顾不上烧开水.一天的行程,没有水肯定是不行的,我只好提着两个水杯,到餐厅想办法了.这时,餐厅已经收场了,我只好和服务员简单沟通,她很快明白了我的意思,并把我带到咖啡厅,我泡好茶,寒暄几句感谢的话,就快步赶大部队去了.
为了赶路,今天,我们已挤不出时间再看马克思的故居了,在杨导的催促下,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跑下站——慕尼黑和法兰克福.


从废墟上崛起的德国(二)

我们马不停蹄,风雨兼程,来到慕尼黑.位于阿尔卑斯山北麓,座落在多瑙河支流,这座政治氛围很浓厚的德国第三大城市——慕尼黑,据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数十次被轮番轰炸、面目全非,整个城市几乎成了废墟.满目疮痍的德国人尝尽了战争的苦果,对战争的理解最透彻.据杨导说,纳粹德国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所带来的创伤始终没有愈合,至今仍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对德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所带来的深重灾难,现在提起来仍使人毛骨悚然.二战后,德国人一直在反思自己,一直在痛定思痛,一直在忏悔,一直希望能得到世界人民的谅解.德国人以其诚恳的态度、坚忍不拔的精神,一方面赢得了欧洲及世界人民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咬紧牙关,重建家园.60年后的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慕尼黑,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型城市,这里既保留了欧洲古典的建筑风韵,又融入了欧洲现代化的建筑风格.据杨导介绍,这里的啤酒世界闻名.每年9月底至10月间在慕尼黑举行的啤酒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所有宾馆爆满,餐饮火暴,整个慕尼黑几乎沸腾起来了,慕尼黑官方参与,民众同乐,而且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同当地人一起,昼夜狂欢豪饮,乐不思蜀.而今,慕尼黑啤酒节已成了一年一度的世界盛事,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游人慕名而至、流连忘返.只可惜,我们没有赶上这一黄金季节.
  我们驱车来到慕尼黑的第一站——宝马(BMW)汽车总部大楼.鳞次栉比的大楼中,唯有宝马总部大楼独树一帜,格外醒目.整个大楼东、南、西、北各呈半圆柱形,俯瞰大楼呈花瓣形圆柱状,专以汽车气缸形状而设计,构思巧妙,造型别致,高耸入云,赏心悦目.再加上宝马那神秘的面纱、迷人的车型和让人追寻和向往的高档、新颖、前卫的轿车,更使我们对宝马总部增添了几分神秘感.似乎宝马对跑车情有独钟,宝马集团在20世纪30年代,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好的跑车和豪华轿车,它设计精美、马力强劲、加速性能和高速性能在世界汽车界数一数二,在世界顶尖级赛车大赛中,宝马车脱颖而出,经常大出风头.而在世界高档轿车中,宝马与奔驰汽车几乎齐名.还想什么呢,车迷们纷纷在这里照相留影.
慕尼黑的第二站,我们来到奥林匹克公园,这是为举办197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所建,走进公园,使人赏心悦目,到处是鲜花、绿地,据说,这里一年四季绿草茵茵,最令人惊奇的是,体育场有一个靠几十根吊柱吊起的,像鱼网状的几个帐逢式透明屋顶,吊柱高低不等,错落有致,建筑风格独具匠心.体育场内有一个封闭式的大游泳场,很多人在这里游泳,我们没有准备游泳衣,所以也就没有去凑这个热闹.体育场的左边是成片的小山包,据说,这里的小山包就是二战中被炸毁的房屋瓦砾堆积起来的,而小山包上的几棵苍天大树,经过战争的洗礼,现在仍然保存下来,已成为历史的见证.我们在大树下歇息片刻,及时抓拍了几张照片.我们慢步来到离体育场右边几百米处的湖边坐了下来,潺潺流水,清澈见底的湖水,在六月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诱人.湖里的天鹅、野鸭很悠闲地游来游去,湖水里倒映出许多绿树和游客,整个湖面就像一幅美丽的画.我们谈笑中,正好来了几个德国中学生,大约十五、六岁,个个金黄的头发,碧蓝的眼睛,又高又直的鼻梁,真是俊男靓女,天真活泼.我正准备赶路上车,只见一个德国学生面带微笑地向我走过来,用英语向我求助,请我给他们照合影.我帮他们照完相,正准备离开时,他们一起很友好地邀请我和他们合影,我很乐意地和他们合影留念,同伴也及时抓拍到这难忘的一瞬,至今,这张珍贵的照片仍保存在我的相夹里.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奥林匹克公园,在行进的旅行车上,我的心很久不能平静,脑海里浮想联翩,看到几名德国学生脸上绽放的笑容,我欣慰了许多.我想,经过战争洗礼的德国人,是不是真的从战火中摔倒,又从战火的废墟上爬了起来.带着许多疑问,我们即将开赴受到战争重创的德国城市——法兰克福.


从废墟上崛起的德国(三)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慕尼黑,驱车直奔法兰克福.为了写好欧洲游记,我随身带了一个笔记本,紧随杨导身边,及时捕捉重要信息.当杨导得知我准备写一长篇游记时,非常高兴,也非常配合和支持我,并给我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今天的旅行,一路上风和日丽,也许是路旁优美风景的缘故,也许是杨导对德国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总之,杨导今天的心情特好,瞧,他又打开了话匣子,给我讲述德国人遵纪守法,讲秩序的故事.有一次,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里,一位德国中年男子的孩子病重,急需送往医院治疗,于是,这位中年男子开着车,顶着风雨直奔医院.当车行往十字路口时,只见前面亮出了红灯,这位中年男子一脚踩住了刹车.此时,夜深人静,十字路口既无行人,又无过路车,风忽忽地刮着,雨越下越大,可红灯亮个不停.中年男子焦急地等待着绿灯的闪亮,近二十分钟过去了,红灯仍然亮着,这时,这位中年男子才从慌乱中醒悟过来,定睛细看,原来这个路口的红绿灯坏了……这就是德国人.杨导的故事,消除了我旅途许多疲劳,这时,我伸伸懒腰,放眼远望,前面隐约地看到一座城市,杨导告诉我们这就是德国的法兰克福.
素有“展览会之都”美誉的法兰克福是德国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著名的金融城,许多重要的国际博览会,图书展、汽车展在这里举行,法兰克福的金融业和国际博览业在世界相当有地位,就是这座在世界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城市,却在二战中遭到了地 毯 式 轰 炸,60年后的法兰克福又是怎样的?凭经验我大胆猜测:这座城市似乎是车水马龙,人鼎沸腾吧.当我们走进法兰克福的时候,二战的伤痕已被抹去,这真是一座光彩夺目的城市,这里高楼如云,但车少,人少,相对比较宁静.上午10点多了,但街道大小商店紧闭,很少见到商店开门的,热闹城市的感觉荡然无存.我百惑不得其解,寻问杨导才得知,欧洲人有过周末的习惯,老板给再多的加班工资,也很少有人愿意利用双休日来加班.在欧洲人眼里,八小时以外及双休日,是他们自己支配的时间,这段时间比黄金更宝贵,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周六,要想逛商店看来是没戏了.我正苦恼着,只见五颜六色高中低档的小轿车整齐地停放在马路两旁,车距大约半米,我想,德国人的轿车为什么都停放在马路边,而且车与车之间的距离就半米远,这车是怎么停进去的,又怎么开出去的呢?难道是车队停车,但车型又不太像.眼前的一幕还由不得我深想,又见到一件新奇的事儿.在不太宽的街道上,只见那蜿蜒延伸的有轨电车车轨通向四面八方,据杨导介绍,有轨电车也算是德国的一大特色了.法兰克福这块充满神奇的土地,深深地吸引着我,这里到处是绿草茵茵,居民楼阳台上摆满了鲜花和青翠欲滴的绿,各种花儿争奇斗艳 ,使人赏心悦目,再加上清新的空气,干净整洁的街道,此情此景,使游人心情顿时好了许多.我们边走边看,在一拐角处,只见三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街头拉小提琴,水平之高,令围观者咋舌.难怪常听人说,在欧洲,很多街头艺人水平是很专业的.德国人的素质很高世界闻名,音乐是他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必备的知识.据说,在二战时期,德国士兵几乎都能听懂音乐.从事音乐的人都知道,会识谱、会唱歌与能听懂音乐远不是一个级别.
我们漫步来到欧 洲 最 高 建 筑------ 国 际 会 展 中 心 的 "铅 笔 楼"前,杨导兴奋地说,这就是欧洲最高的楼了,这是德国标志性建筑.哇,八十多层的法兰克福铅笔楼,象一支粗壮的铅笔,笔尖直入云霄,大有鹤立鸡群之势,令游人叹为观止.在法兰克福,摩 天 大 楼 林 立,这里云集了全球行业内所有的品牌与精英,便利的交 通、国 际 展 览 和 金 融 中 心 的 特 殊 地 位,像一个大磁铁,强劲地吸引着世界顶尖级好手.赞叹之余,我们随着杨导来到了玛丽亚广场,目睹著名的市政厅,使人惊讶.整个建筑布局恢宏、浮雕精美、装饰华丽、鬼斧神工.因为是近距离观光,所以,几十米高的大楼我们只能仰视了.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持比较完好的世纪性建筑之一,算是炸弹有眼了.在德国的街头,我们能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气息,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教堂这一特殊的建筑,德国人主要信仰基督教.
我们来到美因河畔,这里热闹非凡.只见几个欧洲人在简易搭建的舞台上,正表演着精彩的节目.我们也围观凑热闹,当表演结束后,台上的演员热情地邀请台下观众一起同台娱乐.近千名围观者一起随着音乐,随着舞台上歌手的比划和吆喊声,也手足舞蹈跟着节奏一起跳起来了,我们代表团的团员也被这浓厚的气氛所感染,也和世界各地的游客一起跳起来.
二战后,德国经济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很快从复苏走向繁荣,创造出了战后经济的奇迹.而今的德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第三位,GDP占欧盟的三分之一,是英、法的总和,在欧洲起到了经济领头羊的作用.更可贵的是德国人不杀鸡取卵,不急功近利,始终把环境作为发展的第一首要问题,不以牺牲环保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在他们眼里,明净的天空、碧绿的田野、美丽的湖泊、清澈的的河流、翠绿的森林、秀丽的高山、湛蓝的海水以及生态的平衡远比黄金更有价值.
德国人非常重视教育,视教育为民族振兴,经济腾飞的支柱,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视高技能实用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新技术的开发,重视团队合作精神.德国人以服从上级为天职,以圆满地完成好本职工作为己任,以诚实守信为民族的灵魂,德国人办事严谨,雷厉风行,勤劳,自信,彬彬有礼,是世人公认的优秀的民族.当今德国已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合作,实现了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中国企业家和世界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德国、法国、日本以及东南亚许多国家合作过,但在众多国家中,与德国人合作是最愉快的.我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德国技术力量雄厚,产品设计精良,经久耐用,售后服务好;二是德国人非常讲诚信,从不奸猾、欺诈;三是德国人很爽快,便于沟通与合作.2005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举行的欢迎晚宴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欧分别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贸合作,有利于促进经济全球化良性发展.毋庸置疑,德国为世界乃至中国市场提供了大量的汽车、医药、发电设备、化工、环保、光学仪器、机床等一流的产品,在中国享有很高的信誉度,深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我们即将结束德国的旅行,当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德国的时候,我思绪万千,想到很多很多,特别想到了 1970年德国总统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的无辜者墓碑前,双漆跪下,表达了德国人民内心深处的忏悔.这一举止震撼了世界,而且历届总统都承认纳粹在二战中所犯下的罪行.在各种场合时刻提醒自己特别是德国青少年,要从法西斯纳粹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中吸取教训.由此我想起日本政府的某些高级官员,不痛定思痛,不深刻反思自己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竟然还公开参拜靖国神社,为自己犯下的罪行多方进行辩解,从骨子里没有认错的态度,相比之下,使人痛心.
德意志是一个负责任的民族.战后的60年,德国人深刻反省二战中纳粹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经过真诚的反思和巨额赔款,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认可和尊重.短暂的60年,德国人从战争的废墟上摔倒,又从战争的废墟中站立起来,我们从中看到了德国人具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有一种催不垮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有一种以诚待人、言行一致的品质,有一种敢于向世界人民认错和改错的勇气,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品质和勇气,才使一个国家从新站立和强盛起来.
德国之行匆忙而又短暂,但我时常被一些东西所吸引、所启发、所感悟,所震撼.一路旅途劳顿,脑海里仍思考着一个问题:我们从德国人乃至欧洲人身上应该学点什么……


音乐之都----奥地利

如果世界上没有了音乐,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喜怒哀乐以及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不知如何表达得准确、到位、淋漓尽致,生活将缺乏生机,生活将是多么的乏味,生活将没有意义.
我们即将前往欧洲的音乐之都----奥地利.由此我想起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想起维也纳爱乐乐团和让音乐艺术家倾倒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更想起传奇人物------贝多芬.1770年,诞生于莱茵河畔一个音乐世家的贝多芬,求教于前辈大师海顿和莫扎特,在他五十七年的音乐生涯里,克服了多种疾病,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病魔,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音乐巨著-----贝多芬九大交响曲.特别是具有英雄气概的第三《英雄》交响曲、具有强烈旋律对比的第五《命运》交响曲、具有浓厚田园风光色彩的第六《田园》交响曲以及把他推向音乐顶峰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第九《合唱》交响曲,使贝多芬的名字如雷贯耳,伟大的音乐泰斗的头衔无可厚非地加冕于这位两耳失聪的德国作曲家的头上.
学生时代我爱上了音乐,更爱上乐器小提琴和二胡,一曲曲《梁祝》、《二泉映月》使我如痴如醉.但对于博大精深的交响乐来说,也只能说是外行中的内行,内行中的外行罢了.凭着对音乐的热爱,也带着几分新奇、兴奋和期盼,今天,我们的旅行车似乎也踩着鼓点,迎着欢快的节奏,带着音乐泰斗的灵气,直奔奥地利的一个很有名气的城镇-----茵斯布鲁克.
如果说久旱逢甘露是雪中送炭的话,那昨夜的一场及时雨将是对音乐之都的最佳奖赏了.雨后维也纳的天特别的蓝,空气特别的清新,花草树木特别的绿,也许是雨水的洗礼,但更像是环境保护所带来的成果.没有污染的地方真好,你瞧,几丈高的大树俨然两排绿色走廊像哨兵一样守卫在公路两旁,放眼远望,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绿油油的草坪,碧绿的湖泊、典型的欧洲风格的农家房和农家小柴棚,在牛羊的点缀下,真是美不胜收.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我们用照相机任意取景拍照,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美丽的画,真是少见的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我想,这种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肯定能吸引每一个人,更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让人情绪激昂,浮想联翩.现在我才真切地体会到,雨过天晴的心情,简直有一种泥土的芳香,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清新感觉.
杨导今天的心情特别好,满脸堆着微笑面对着我们每一位团员.看来,在肥沃的音乐土地上,能使人增添几分快乐,也许这就是长寿的秘诀了.杨导拿着话筒,兴奋地问大家,今天想听点什么?还由不得大家说话,杨导就带着几分神秘,从自己的背包里取出了一盘磁带.他说,这是我不远万里从国内带过来的一盘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杨导的一席话,唤起了我的记忆.贝多芬1792年从波恩来到维也纳,在这里生活了35年,直到1827年去世,他的全部重要作品几乎都在这里写成.贝多芬30岁以后,两耳渐渐失聪,这时,他有些躲避人群,喜欢独自在幽静的田园里散步,寻找音乐灵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贝多芬于1808年创作出了伟大的交响曲------《田园》.这一年,是贝多芬创作的高峰期,他同时创作出了在音乐界震耳欲聋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于是,杨导细细讲解起《田园》交响曲来.他说,《田园》交响曲有五个乐章,第一乐章:置身乡间的愉快;第二乐章:溪边景色;第三乐章:村民的聚会;第四乐章:暴风雨;第五乐章:暴风雨后愉快和感激的心情.下面请大家欣赏“乐圣”的音乐作品.
音乐随着旋律的起伏,把我们带到了无比美好的大自然怀抱中.整个交响乐充满了朴实、恬静的乡村风味,表达了农民节日的欢乐和喜悦心情,表达了田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暴风雨来临的恐惧以及暴风雨过后的愉快和感激之情,我们似乎可以听到和煦微风和潺潺溪水的流动,听到电闪雷鸣声和雨后初霁的一种愉悦心情,以及乐章结束前的鸟鸣所充满的盎然的诗意.从这部《田园交响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舞曲节奏的跳跃,可以感悟到大自然的变化,感悟到人的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更能感悟到音乐泰斗对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对纯朴民风的赞誉,对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的歌颂,对人类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部作品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 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毋庸置疑,无论您对音乐只是肤浅般的认识,还是具有专业般的痴迷,您都无法抗拒这个美妙的乐章!当您闭目聆听这优美的交响乐时,特别是长期在城市里生活的您,肯定会有一个全新的感受.
音乐和大自然的美景交融在一起,音乐泰斗的作品和真实的场景交融在一起,呼吸着田园新鲜空气,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我顿时对贝多芬的交响曲有了新的理解,似乎得到了升华.此时此刻,我感到杨导太神了,太有创意了,在这种美妙的田园风光的背景下听贝多芬的第六交响乐,这种构思简直就是个天才.
宁静的田野,在雨后的阳光中显得更加清新艳丽.昨夜的甘雨滋润着树木和花草,到处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当我们还陶醉在大自然与贝多芬的交响曲中不能自拔、如痴如醉的时候,远处已看到住在半山腰上的一家农民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中年夫妻和三个天真活泼的孩子,见到我们的大型旅行车开过,热情地向我们招手示意.这时,我才意识到我们已经来到了奥地利的茵斯布鲁克了.
据杨导介绍,茵斯布鲁克(Innsbruck)是奥地利西部蒂罗尔州的首府,意思是“茵河上的桥”.东通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西往瑞士,北临德国,南靠意大利,这里是连接德国和意大利的要津,也是从瑞士通往维也纳的必经之路.整个奥地利成小提琴型,茵斯布鲁克在琴把上,维也纳在琴托的位置,一头一尾也是够远的了.杨导说,因维也纳太远,我们计划仅观光茵斯布鲁克.风景如画的茵斯布鲁克与维也纳、萨尔斯堡齐名,是奥地利三大旅游胜地之一.经杨导这一介绍,我们的心情也就安慰了几分.据历史记载:茵斯布鲁克初步形成于1180年,在马克西米利昂一世(Maximilian I)统治时期(1490年-1519年)茵斯布鲁克一直是皇帝的居住地,是欧洲艺术和文化的中心.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著名的金顶屋、霍夫堡宫和宫廷教堂,巴洛克式的宫殿和凯旋拱门为玛丽亚•特雷西亚大街(Maria Theresien Strasse)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被阿尔卑斯山环抱的茵斯布鲁克真是一座秀丽的山城,从阿尔卑斯山溶化的雪水潺潺流进茵河,带着几分纯清,带着几分冰雪的祝福,从城中流过,使六月的天气增添了一丝丝凉意.我们的旅行车开进城里的一家停车场,团员们下车后,杨导带着我们观光城区.阿尔卑斯山的厚爱给这座城镇增添了几分凉爽、清新和恬静.在不太宽的街上,歌特风格的楼房鳞次栉比,这里仍然保持着中世纪城市的容貌,茵斯布鲁克街头随处可见一座座漂亮的雕花楼,许多楼房的窗户都是用雕花镶嵌,并涂上艳丽和谐的颜色.这里的居民住房都不太高,一般都为是五、六层.在街头,一个个小酒吧撑起太阳伞,几张小方桌,铺上花色台布,简易靠背椅错落有致地摆放在一张张方桌周围,很是有几分情调.欧洲人比较喜爱在露天饮酒聊天.不到一支烟的工夫,我们步行来到了具有茵斯布鲁克象征的金顶屋.据历史记载: 金屋顶(Goldenes Dachl) 公元1500年,蒂罗尔大公爵所建,其宫殿的屋顶特意镀上一层金子,以此象征他的财富.说起黄金屋顶,其实就是一幢五层大楼,在楼房中央顶层向外延伸的大约几平方米的瓦面上,镶嵌着几千块金箔,这幢建于15世纪末的古典建筑,是为了纪念国王马克西米一世和米兰的玛丽-毕安卡•斯佛尔札订婚而在新皇宫上扩建的,金灿灿的金顶屋名气很大,世界各地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大家纷纷在这里留影……
今天音乐之都的旅行,大家兴奋无比,我认为是杨导在欧洲九国的导游中最闪光的一笔.


世界著名的水上名城----威尼斯

我们即将奔赴世界著名的水上名城威尼斯,由此我想起了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想起了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威尼斯商人的后代马可•波罗.诚然,欧洲人通过马可•波罗才了解了中国、了解了东方,而我却是通过莎士比亚和马可•波罗的作品初步了解了威尼斯.
我站在汽船上,迎风拂面,宽阔的水域从船下流过,远眺对面神秘莫测的意大利威尼斯小岛,我思绪万千,脑海里闪现出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有水的地方真好,因为有了水,才使世界变得更加精彩,才使威尼斯水城倍显灵气.
世界著名的水上名城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的海滨,水城的四周被海洋所环抱,仅西北角在一4公里长的长堤上相继建造了一条铁路桥和一条公路桥并与大陆相通.威尼斯城从海水中拔地而起,水下采用无数根木桩打基础,以此作为根基,在此基础上用石材建造而成.城中的古建筑并不高,一般不超过五层楼房.威尼斯是欧洲水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享有盛名.瞧,那一百多个小岛,一百多条大小运河纵横交错,并以400余座造型优美、设计别致、风格各异的桥相连接.据杨导介绍:这座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威尼斯古城,是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走向衰亡,伦巴第人入侵意大利北部,居民为逃避外族的征服,纷纷离开大陆到泻湖中岛屿上定居,公元568年,流浪的意大利人无家可归,只好在小岛上建起了小木屋,逐渐发展成为威尼斯城,15世纪成为鼎盛时期.这里有许多教堂、钟楼、修道院以及众多的宫殿、艺术宫、剧院、博物馆等.
在威尼斯城看不到一辆汽车,这里主要以船为交通工具.只要有水的地方,你就可以见到大小各异的船只,有汽船、汽艇、木船等.我们的汽船很快就靠近威尼斯城了,杨导告诉我们威尼斯水下游是自费,每人花费是30欧元,另外每人给水手2欧元小费,折合人民币300多元.水是威尼斯的灵魂,不亲临威尼斯的水上行,怎能悟出威尼斯的真谛呢?我被威尼斯这奇特的景观所吸引,于是,慷慨解囊,参加了水下游览水城的队伍中.我们来到码头,早已站在船头上、面带微笑并向我们示意的船夫,是一位风度洒脱、彬彬有礼的意大利大鼻子中年人.瞧,我们乘坐的这只小船与中国的小木船还真有点不同,该船整个船身为黑色,形似中国的小木船,但比中国的小木船要秀气、苗条、灵巧的多,船的首尾高翘内收,船内的座位用柔软的面料精心修饰,船中央的两边以两匹一尺多高的金马镶饰,据说,这就是威尼斯有名的小船,名叫“贡多拉”,是水上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威尼斯城,“贡多拉”多如牛毛,用通俗一点话说,相当于丹江的电三轮.此船最多能坐六人.当我们六位团员刚刚坐稳时,只见船夫手持长竹篙,有节奏地向前划行,迎面归来的外国游客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划水声、欢笑声交融在一起,水上倒影出欧洲古建筑群,倒影出大鼻子的划水的身影,也仿佛倒影出了游客愉悦的笑脸.在世界著名的威尼斯水城,一路划船一路欢笑,一种浓浓的威尼斯风情油然升起,此情此景真是美不胜收,我也及时抓拍到这一难得的镜头.
“苏州妙,妙在桥”.而威尼斯妙,妙在房从水中起,人在水中行.水中有城,城中有水,街巷临河,楼桥相连,珠联璧合,妙趣横生.而威尼斯的高架拱桥更是妙不可言,据说,每座桥都有其典故.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威尼斯桥是城内一大景观,有人称威尼斯为世界桥梁博物馆也就不为过了.小船悠闲地前行,这里的水道宽窄不等,宽的大约两只大客轮可以对驶,窄的只有二、三米宽,这里的水道酷似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小水巷里,威尼斯的住家户隔水相望,据说,许多爱情故事就是这样通过眉目传情,通过海水牵线,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威尼斯城千余年来一直被浸泡在水中,许多房屋台阶被水淹没一半,房子的铁门已多年生锈,墙根上长出了厚厚的青苔和水生物,从古老的房院内散发出潮湿的气味,古老的墙被日晒雨淋早已风化脱落.也许越古老,越陈旧的东西,也就越有价值,这也许就是千年威尼斯水城的魅力所在了.
大约半小时的水路,我们初步观光了威尼斯水上古建筑,当我们还沉浸在绮丽的水上风光、余味未尽的时候,杨导早已在岸边等候我们.于是,我们紧跟杨导的脚步,直奔闻名遐迩的圣•马可广场.哇,这里游客真多,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游客云集在这里,成百上千的鸽子与游客成为亲密的伙伴,如果你行走稍不小心,脚下、身体的某个部位也许会碰上这些人类的朋友-----鸽子.许多爱鸽子的游客还专门备上鸽食,边喂边逗.我也被这一幕所吸引,驻足观看.只见一对外国夫妻和一位十岁左右漂亮的小女孩喂鸽子,我凑上去,女孩子的父亲很友好的给了我一把包谷米,示意让我和她女儿一起喂鸽子,团队的朋友及时抓拍到这难忘的一瞬.
圣•马可广场位于威尼斯的市中心.宽阔的广场呈长方型,具有特色的建筑:一是近百米高的威尼斯标志性建筑----钟楼;二是世界著名的圣•马可大教堂.该教堂为罗马式、哥特式混合的建筑风格,富贵华丽、引人入胜.据杨导介绍,圣•马可大教堂是公元829年为纪念耶稣的圣徒马可所建,这里还陈列着威尼斯十字军四次东征掠夺来的战利品并收藏了早期威尼斯画派著名画家们的绘画;三是气势恢弘的宫殿建筑.这三大具有典型的欧洲风格的建筑群把圣•马可广场装点的格外醒目.每年的八、九月份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开幕式、著名的威尼斯狂欢节、重大演唱会、重要的礼仪和接待等重大的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致使圣•马可广场的名气更大了.每年世界各地来这里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威尼斯的玻璃制品堪称一绝,杨导带我们观看了意大利手工艺者制作玻璃制品的表演.当融化的玻璃从火红的炉膛里拿出来时,只见两位能工巧匠技术娴熟、配合默契,不到一支烟的工夫就做出了一只大约30公分高的精美茶壶.围观者掌声雷动、赞不绝口,照相机的咔嚓声、闪光灯的亮光此起彼伏.观摩完手工艺制作表演,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了各种精美的玻璃制品.灯具、花瓶、茶具、餐具及各种首饰晶莹剔透,巧夺天工,使人眼花缭乱.据导游介绍,威尼斯象这类手工作坊的玻璃制品加工厂有近百家,有几千名世代相传的能工巧匠专门以生产玻璃制品为生,欧洲乃至世界各大商店的柜台上都摆放有威尼斯的玻璃制品.
离开船还有点时间.威尼斯六月的天气真热,在烈日的照射下,大家都快顶不住了,不到一天的时间,每个人的脸盘都黑了一圈,差不多像个黑人了.炎热的天气使人有点熬不住了,于是我们就钻进码头边的小商店里.这里小商店很多,各家店铺虽不算大,但商品品种较多,也比较精致.据我考察,欧洲城市一般人的收入和消费与中国人的收入和消费(特别是饮食和日用品)基本上是10倍的差别,一般为10倍的收入,10倍的消费.所以,拿钱在欧洲消费那还真叫囊中羞涩.这里的商店脸谱艺术和小工艺品比较多,我买了一个用英文标注的意大利钥匙链,5欧元,也算是作个纪念.
在回去的路上,我们坐在上百人的旅游汽船上,游客一大半是亚洲人,中国人也很多,船上有一支来自黑龙江的老人旅游团,团员大多是60开外的人,他们个个红光满面,兴奋不已,大家都在谈论这次威尼斯以及欧洲旅游的感受.
我们即将离开威尼斯,威尼斯的魅力是无穷的.这时我才感悟到拿破仑侵占威尼斯后一句惊叹的话:“这真是一座举世罕见的奇城!”
毋庸置疑,威尼斯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欧洲水上建筑风格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威尼斯真不愧是一座令人憧憬、充满魅力、让人折服的世界水上名城.


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罗马

我们即将奔赴历史悠久的世界名城罗马,使我浮想联翩,脑海里闪现出:美神维纳斯、智慧女神雅典娜、战神玛尔斯、爱神丘比特;叱咤风云改变欧洲历史的恺撒大帝;让罗马人安居乐业成为人间天堂的屋大维;将罗马城由砖土改变成为大理石的帝奥古斯都;古罗马文化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艺术大师达.芬奇、伟大的诗人但丁等对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广袤辽阔的地域、把地中海当作自己的内海、辉煌而强盛的罗马帝国;甚至当今欧美以及世界许多国家的语言文字、建筑风格、高架引水渠、著名的“格列高利历”(即现在的公历)等.其建筑、艺术、文化,这一切的一切在世界史上无不留下了古罗马时代的痕迹和深深的烙印,无不述说和赞美着古罗马的辉煌和伟大,古罗马的文明让世人叹服.
到过罗马的人都会被“母狼育婴”的故事所吸引.传说,两双胞胎男孩被狼从水中救起后,用狼奶养育了两个男孩,后又被牧羊人收养.长大成人的两男孩力大无比,不仅报了仇,而且建造了古罗马的雏形.后来,两兄弟自相残杀,一兄弟被杀死,另一兄弟就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该城为罗马.这一天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后定为罗马建城日,并将“母狼乳婴”图案定为罗马市徽.这个传说广为流传,罗马也因此以“母狼育婴”的图案作为城徽.这一艺术品在罗马随处可见.你瞧:一只凶悍的母狼两眼炯炯有神、暗藏杀机,两个男婴赤身裸体,一个半坐着,另一个单腿跪立,两个小嘴衔着狼奶头,从狼的眼神里,似乎看到了这只狼在为两个男孩播下复仇的种子,与传说是那样的相吻合,整个雕塑是那样的协调和完美.传说归传说,而历史记载的罗马,是在公元前1500年,拉丁民族部落在七个山丘上建起村庄发展而成,因此,罗马素有“七丘之城”之说.
罗马是意大利首都,是意大利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古代罗马帝国的帝都,罗马位于亚平宁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罗马市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罗马分古城和新城两大块.公元前753年奠基,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素有 “永恒之城”. “世界帝国首都”之美誉.带着几分敬仰,带着几分好奇,带着几分神秘,带着几分期盼,我们去目睹、去追寻古罗马文明史.
来自台湾的导游接待了我们.据导游介绍,为了保护古城,政府规定旅游车不能入城.所以导游带着我们乘地铁、坐公汽,然后步行前往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古罗马竞技场也称角斗场(斗兽场).在通往角斗场的路是一条宽阔的马路,马路两旁种有几丈高的粗壮、枝叶茂盛的大树,就像一个特大型的天然绿色屏障.这些树是哪个年代的、什么品种我无法考证,但六月的阳光,在这树木的庇护下,几乎你晒不到太阳.天然的绿色长廊,给我们增添了丝丝凉意.我气定神闲 ,漫步在罗马大道上.看到这宽敞的大道,我想,也许罗马帝国的强盛和霸主地位,与广修四通八达遍布欧洲的罗马大道有着密切的关系吧,这时,我想到一句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
角斗场是罗马时代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椭圆形竞技场,据杨导介绍,这座大型椭圆型的角斗场占地约2万平方米,可容纳五、六万人,令人惊奇的是角斗场与现代体育场很相近,也许昔日的角斗场就是现代体育场的雏形.这座巨大角斗场,虽历经沧桑岁月,倒塌了一小部分,但昔日的雄风依然犹存,古罗马能建出这样一座气势恢弘,雄伟壮观的角斗场确实令人咋舌.昔日的角斗场主要用于观看角斗士格斗和斗兽表演.当年这里曾进行着人与人、兽与兽、人与兽的残酷搏斗.角斗士和猛兽就是在这偌大的角斗场上斗智斗勇,进入斗兽场的角斗士几乎是九死一生,角斗士们用自己的鲜血和性命来换取达官贵人的愉悦,这种残酷的游戏至今使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在角斗场的不远处有大小各异的凯旋门、这里凯旋门装饰繁多,但没有法国凯旋门那样显得厚壮,这里有许多罗马柱和古罗马建筑遗址,但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已颓垣断壁.但在这里,也许游客稍不注意,脚下踢出的就是一、二千年前的古董.
我们随着导游来到威尼斯广场.哇,我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我无法用语言来准确地表达该广场的艺术价值和如此大气的建筑风格,如果用“气势恢弘”这个词来形容该广场,我认为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里许多建筑、雕塑大多以战马、兵器、身披盔甲的将士为背景的,可想而知当时罗马军队的强大和训练有素.其实,罗马帝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据导游介绍,罗马城有大小喷泉千余座,据说大多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罗马人解决城内供水问题,标新立异,把喷泉与供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解决了饮水问题,也增添了罗马人及游客休闲观光的景点.我们来到具有代表性的特雷维喷泉也称“许愿泉”,据说位于喷泉中央的是海神,海神的两边是两个水神驾驭着两匹带翼的海马,两匹海马似乎都在奋力从海水中越起,位于海神右边的一只海马桀骜不训,而海神左边的海马却温和顺从,海神脚下是宽阔的、像水帘一样的潺潺流水徐徐流进池中,每一个雕塑都栩栩如生,富有动感.导游告诉我们,这个喷泉很有灵气,你背对泉池仍钱币,许出的愿望一定能实现.于是,我们按导游示范的样子纷纷向泉池投下了一枚枚硬币,并许下了自己的美好愿望,大家也纷纷在泉池边合影.许愿泉人鼎沸腾,外国游客特别多,正巧在我们合影时,五、六个外国老太太友好的和我们打招呼,经我们邀请,老太太们手持雪糕与我们合影.
我们跑马观花来到了位于罗马的“城中之国”梵蒂冈境内的圣彼得大教堂,该教堂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教堂,可容纳几万人.六月下旬的罗马很炎热,导游告诉我们,参观圣彼得大教堂时是不准穿背心和裤头进入的.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止就像一条巨龙,我们随着队伍好不容易来到了大门口,只见一个穿裤头的游客无情地被工作人员谢绝在门外.走进教堂,虽然我对天主教还不是太懂,但教堂内庄严肃穆、神圣殿堂的气氛非常浓厚,大有让人肃然起敬的感觉.该教堂公园324年兴建,长为186.36米(只可惜我的笔记本里漏记了教堂的宽度和高度).教堂内十分宽敞,足有一、二十米高.号称教皇的忠诚卫士的80余名瑞士士兵守卫着教堂.据杨导说,世界大约有10亿人信天主教,该教堂有一个圣门,25年开一次.前任老教皇若望保禄,是波兰人,于2005年4月2日去世,享年86岁.老教皇去世时,送葬人高达500万.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询问杨导,送葬人是500万人?他说,是的, 老教皇很有威望,很有爱心,很受教徒的爱戴,许多十几岁的孩子也加入了送葬的队伍.看到杨导悲伤的眼神,我也没多说什么了……
傍晚,我们来到罗马一家中国餐厅就餐,一瓶不足500毫升的啤酒要3欧元(啤酒是自费的),虽然啤酒较贵,但大家又累又渴,还是要了十几瓶.清凉的啤酒下肚,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爽!临走时,餐馆老板在我的茶水中放入了两块橙子,顿时茶水清香可口,口感特好,在异国他乡能喝上如此好茶,真是爽呆了!
一天的罗马之行使我终身难忘.郊区那幽静的古城堡、金碧辉煌的教堂、富有创意的喷泉、雄伟壮丽的威尼斯广场,还有那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雕塑、气势恢弘的斗兽场、造型别致的凯旋门让人目不暇接、赞不绝口.诚然,罗马人创造了辉煌战功的同时,也创造了不朽的文明.带着几分留恋,带着几分感慨,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具有辉煌历史的罗马.这时,我想起了我想说却又说不清,想写而又写不出,而意大利导演却帮我说出的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意大利拍历史剧,根本用不着在摄影棚里搭景,意大利本身就是一件“文物”.这句话使我领悟到了全球最大的“露天历史博物馆”的含义,由此我想起了英语中一句时髦的话:Rome was not built in one day.


风车王国----荷兰

我们下站前往荷兰,由此我脑海里闪现出荷兰人围海造田的一幕,闪现出著名画家梵高拍卖的那幅竟高达几千万美元的名画《鸢尾花》,更让人兴奋的是荷兰的大风车和木鞋,还有维多利亚女皇皇冠上的钻石,更想起让人心醉的郁金香和"欧洲花园".带着这种梦幻般的遐想,我们前往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荷兰特殊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先天不足:西欧的三大河流——莱茵河、马斯河以及斯海尔德河均在荷兰境内入海,再加上地势低洼,雨水较多,迫使荷兰人靠围海造田来弥补陆地面积的不足.据说,荷兰与意大利的威尼斯有许多相近的地方,也是靠水下打木桩、夯实基础后建造起来的水城,所以荷兰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荷兰是人与自然抗争的产物,是人改造自然的杰作.
  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首都,是荷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70余万.我们旅行车直奔阿姆斯特丹郊外的风车村,城郊的风景特好,肥沃的土地、绿油油的草地、黑白相间的花奶牛、可爱的羊群,还有那永不停息的潺潺流水,一派田园风光,真是喜人.旅行车顺着河流而行,洁净无污染的宽阔水域旁停放着造型各异的“船屋”足有十多米长,古色古香、质朴典雅、精巧秀美.“船屋”的一头是全封闭的房间,“船屋”的另一头有一大约十几平方米的半封闭的小客厅,一张餐桌摆放在中央,幽雅别致,游客坐在这小客厅里边喝咖啡,边观赏这美妙的田园风光,观赏着岸边咖啡色古朴典雅的小木屋和花园式的小别墅,此情此景真是美不胜收.
  据杨导介绍,荷兰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这里土质特好,适合花草生长,盛产奶酪,世界闻名.这主要归功于大花奶牛和优良的土质.说起大花奶牛,杨导讲起了一件新鲜事,让我耳目一新.他说,荷兰的奶牛,体型高大壮实,毛色为黑白相间的花片状.这里的奶牛有喝啤酒的喜好,牧场主常给奶牛饮啤酒.我追问一句:牛还喝啤酒?他说:是的,而且这里是上等的天然牧场,能给奶牛提供鲜嫩的草料,所以这里的奶质特优.奶牛喝啤酒这还是个新鲜事,我们无法考证,但荷兰的花奶牛及牛奶以及加工制作出的奶酪堪称世界之最这是不争的事实.看到这一望无际优良肥沃的土地,我才懂得了为什么从国外引进的郁金香能在这里扎根,并成为荷兰国花的.
  良晨、美景让人陶醉,让人流连忘返.我们的车不知不觉已来到风车村.荷兰人还是很有经济头脑的,他们把整个村子围起来,游客参观一律收费.杨导下车就直奔售票口,我们的队伍则向大门走去.一位满脸堆笑的小伙子早已在门口迎候我们,只见他举起相机,示意给我们拍照.被陌生人拍照是件很敏感的事情,我们条件反射地请教杨导才得知,在这里照相是免费的,可以放心的拍照,照得好,你交钱取照片,照得不好,你不要,分文不收.于是,大家按摄影师的摆布,像拍登记照式的,拍一个进一个.
  走进风车村,我被眼前的一幕所吸引.风车村里就像铺了一层绿地毯,绿油油的草地真是喜人.你瞧,不远处几架约有二、三十米高的大型塔式风车傲然耸立,只见那四片棕黑色的风叶随风转动,像蝴蝶翩翩飞舞,像燕子展翅飞翔,更像一架刚启动的直升飞机.风车虽经多年雨雪风霜的洗礼,看上去有些陈旧,但更显得古朴返真、恬静典雅、别有情趣.这里风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塔式风车,另一种是卧式风车.据说世界上第一台风车是荷兰人发明的,它主要是通过风力带动机械转动产生动能,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排放.当时围海造田排水量很大,聪明的荷兰人就发明了风车.据杨导介绍,荷兰是风车的王国,这里的风车最古老,最有特色.火红的五月是荷兰风车的季节,全国各地的风车同时启动,不仅展现出昔日风车的风采,同时也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来此观光.作为开发旅游市场,这不失为聪明之举.有风车的地方总是有水,清澈的河流永无止境地向大海流去,古朴典雅的大风车和红色小木屋错落有致搭配的是那样完美,色彩斑斓的绿色大地,在牛羊群的点缀下,显现得是那么有诗情画意,再加上语言各异、肤色不同的游客穿流如鲫,眼前的景色就像一幅美丽的油画.
  随导游我们来到一个较宽敞的木房子里,观摩荷兰木鞋加工表演.只见一位上穿草绿色短袖T恤衫,下穿牛仔裤,脚穿木制鞋,金发碧眼、高鼻子且看上去有几分帅气的荷兰青年,很自信地站在两台小机床前,他身后的墙上挂满了还没有上光的半成品木鞋.只见他动作敏捷地选好料,并放在机床上做成鞋状毛坯,然后用机器掏空内心,并按鞋的尺寸和前掌后跟的特殊造型,用电动模具刨光外表,仅一支烟的工夫做成一只漂亮的木鞋,其娴熟的技术,考究的做工,让围观的游客赞不绝口.据杨导介绍,制成的木鞋还要上釉彩,染成不同的颜色,有的用桐油油漆成原木的本色.荷兰为什么盛产木鞋,据杨导说,这与当地地势低洼、雨水较多有关.参观木鞋制作工艺后,我们来到木鞋商店.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货架上、头顶上、玻璃柜上到处都是木鞋,稍不注意也许悬挂的木鞋就会碰到高个子的头.这里有男鞋、女鞋、儿童鞋,有的做工精美考究,有的做工原始粗糙.有样式灵巧的,有厚实耐用的.其造型别致、形态各异、色彩艳丽的木鞋在精心调配的灯光照射下,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里鞋的价位也不等,成人木鞋一双在20-50欧元左右.游客们对这些新奇的商品所吸引,个个试穿木鞋,行走起来清脆有力,别有一番风味.为了促销,商店里还制作了许多袖珍式小木鞋、金属鞋式的钥匙链,还有储钱罐和木制小风车等,许多游客争相购买各种礼品.
  当我们还沉浸在风车王国的世界里不能自拔的时候,不知不觉我们被导游牵着鼻子回到了风车村的大门口,十几米长、酷似中国宣传栏式的栏板上挂满了五彩缤纷的12寸的大照片,足有百余张.这时我才会过来,几小时前我们进大门时,当地摄影师为我们进行过免费拍照,我好不容易从一百多张照片中找到了自己的照片,细细一看,除了色彩、抓拍的瞬间高人一筹外,照片的旁边还有荷兰风车村几个典型的画面,很有特色,很有纪念意义.商人的眼光确实很敏锐,面对这张难得的照片,能不动心吗?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掏出5欧元,换回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我们驱车走进阿姆斯特丹城区,此时,有一种步入水乡的感觉.旅行车所到之处,无不伴随着大小运河.据杨导说,荷兰人为了防范洪水,在阿姆斯特河(Amster)上建起了水坝,“水坝”的英文是“dam”,从而引申出“Amsterdam”这个地名.由此我想起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的父辈采取筑坝堵水的办法,九年治水,功亏一篑.而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势利导,遇山开道,采取疏导的办法,获得了治水的成功.一个“堙”,一个“疏”,其结果却大相径庭.在欧洲,看到荷兰人因地制宜,围海造田,疏导河水,使水造福于人民,让人欣慰.阿姆斯特丹经过几代荷兰人民艰苦卓越的奋斗,如今建起了一座多姿多彩、独特的、富有魅力的水上名城.纵横交错的运河,灵巧别致的小桥,色彩各异的船只在运河中荡漾.这里的房子并不算高,很少看到有高楼和很华贵的古建筑群,三、四层的小楼房经精心装饰,显得别具一格.当我们漫步在街上,当地人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当他们得知我们是中国人时,很友好地对我们用中国话说:你好!
从“低洼地”到“欧洲花园”,从“茫茫大海”到“北方威尼斯”,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风车和木鞋记录和诠释着过去,也传承和启迪着未来.由此我想起红金龙集团富有哲理的一句话:我们的思想能想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这是一个特殊的国家,虽然疆域不大,人口不多,但
 

上海服务中心:上海市浦东大道288号四层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会员单位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姻家庭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

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理事单位

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五星级诚信单位

版权所有:钻石婚恋 沪民政字第 0473 号

客服总机:086-021-58886580 

客服传真:086-021-58783020

客服信箱:customer@zuanshi.com

法律顾问:上海宋海佳律师事务所 宋海佳律师

技术支持:上海广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沪ICP备11024223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图片﹑信息等资料,均为钻石婚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