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二)
我人生的第一个记忆是母亲带着我下火车,在站台上有一个做米糕的老头,还有那个做米糕的炉子,母亲买了两个,我一个她一个,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那老头做米糕的方法,大概那时我5岁,母亲25岁.
我人生的第一次探索是在我7岁那年的夏天,我捉住了邻居家的一只老母鸡,在一个很大的圆形化粪池边,我拎着老母鸡的双翅,把它从化粪池这头扔往那头,母鸡扑腾着翅膀过去了,我心想鸡也会像鸟儿一样飞呀.为了进一步验证我的想法,我来到河边,把鸡往河对对岸抛,看它能不能飞到对岸去,结果鸡掉进了河里,邻居听到响动出来追着我骂,把我吓坏了,赶紧躲起来.儿童时代真有意思啊,长大后就不会再做那种可爱的傻事了!
我人生的第一个梦记得是在我8岁那年,那时每晚到9点多钟才放连续剧《聊斋》,父母妹妹弟弟都睡着了,就我一个人等着坐在床上看.片头的月光、树影、灯笼、惊恐的眼神,再加上恐怖幽怨的音乐,吓得我毛骨悚然,瑟瑟发抖,但我就是喜欢看,儿童好奇心的缘故吧.有一晚看完《聊斋》我睡着后,梦见河对岸有人打架,我就在河沟边看,突然窜出一只大狼狗,对着我的手背就是一口,我惊恐万分的摸着手背,有没有少一块肉呀?直到我在黑暗中慌乱醒来,方知这一切是梦,我还是很后怕地反复摸手背,幸好只是一场梦.
我人生的第一次接触西方文化是和姨婆住一起,姨婆就是外婆的姐姐,她早年嫁在扬州城里,姨公曾是八路军战士,小头大耳朵,白天没事就拿着小旗上街值勤,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头.姨婆40岁时才生下一个儿子,很疼小孩.每到寒暑假母亲就把我送到姨婆家去,把妹妹弟弟送到姨妈家去,因为父母要上班忙不过来,而姨婆家又成了我的另外一个天堂.姨婆信基督教,每到礼拜天都带我一起去教堂做礼拜,在我天真的眼睛里,第一次看到十字架,第一次看到人们戴假发穿大褂,第一次看到那么多老头老太太神情庄重的划十字念阿门.我那时侯感到好奇又好笑,记得那时还在热播一部连续局《杨乃武与小白菜》,我到现在还记得那剧的歌词:小白菜,泪汪汪,从小没了爹和娘••••••
我人生的第一次惊险的经历是13岁那年暑假,带着年幼的妹妹弟弟,跟一个租住在我家的17岁姐姐去她在连云港的家玩,顺道去看外婆.父母肯定是不允许我们去的,于是我做了周密的计划.早上父母上班出门时交代我们在家好好呆着,我在行动之前可要好好表现一番,他们一走我就开始打扫卫生,然后煮粥,那是他们晚上回来的晚饭,最后在电饭煲上留下一张纸,上面写着我们去外婆家了望妈妈不要担心之类的话.那时从扬州坐车到连云港要大半天时间,结果在连云港城外我们被司机骗下了车,只好跟着那个姐姐走路去她家.黑下来的天色,形状怪异的大树,被雨浸过的黏土,走不到头的泥泞路,流着眼泪终于在九点左右到了她家,吃了一个大西瓜三个人就忽忽睡着了.第二天那个姐姐的父亲把我们姐弟三人平安送到了外婆家,那一天我们只知道欢快地玩,没想到傍晚母亲就赶到了,看到我们三人在小河里打水仗,二话不说上来就打,然后又抱着我们哭.她说我们把她急死了,她一夜没睡好觉,一闭上眼睛就梦见我们姐弟三人站在家门口喊妈妈.那时年幼不能体会母亲的心情,现在的我虽然还没有小孩,但凭女人与生俱来的母性,我已能体会到母亲那种心急如焚的爱!
儿时的事情想起来总是那么忍俊不禁,闭着眼睛走路掉进小河沟里,湿了衣服不敢回家,在屋外晒干了再回去吃午饭;姐弟三人团结一心,跟人家打架都是以三敌一,闹得人家带着父母上门兴师问罪;一个人偷偷溜进寺院禁地玩了一上午,最后被一个相仿年纪的小和尚骗出了大门;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夏日的午后,父亲为防止我们三个小孩在烈日下疯玩,就睡在门口的长凳上堵住出口,在多次试探父亲那似闭又微睁的眼睛后,从凳子下偷偷钻出去玩,而后又被醒来的父亲一个个揪回家跪到天黑,从此我知道,父亲睡觉时的眼睛从不完全闭合上,但他又绝对睡着了••••••
我对土路有着较深刻的记忆,夏天我喜欢光脚丫子,晴天踩上去很平坦舒服,雨天踩下去,当湿润的泥土从脚丫间冒出来时,能清晰感受到它的柔软与细腻.经常光脚走泥路的人应当很少患脚气吧,这是我的一种猜想.后来门前的土路变成了石子路,再后来变成了水泥马路,而我也从小学上了初中,上了高中,到另一个城市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城市中工作,与土路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好像已经很久没有走过土路了.即使城市中有土的地方也不能称之为路,土路的平坦柔软以及它的细腻只能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了.
从少年到青年,是一个逐步忙碌的过程.在纷繁紧凑的生活中,我们忙得来不及想过去,每天面对的都是现实,而现实中没有天真烂漫,没有单纯质朴,没有泥土的芳香,没有知了的鸣叫,尤其是夏天的午后.偶尔无意间被某一事物触动,脑海中那些早已逝去很久的美好亲切的记忆又回来了,心里感觉舒服又惬意.少女时代的我写过很多诗和文章,也发表过很多,在这方面算是小有名气,但那已是过去了.上了大学后我逐渐喜欢上了商业,毕竟这个社会是商业社会,无论社会发展还是个人发展,单纯的精神食粮都不够,更多需要创造的是物质上的实力!人生就是一边长大一边成熟,一边获得一边失去!
2007.4.30
 

上海服务中心:上海市浦东大道288号四层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会员单位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姻家庭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

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理事单位

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五星级诚信单位

版权所有:钻石婚恋 沪民政字第 0473 号

客服总机:086-021-58886580 

客服传真:086-021-58783020

客服信箱:customer@zuanshi.com

法律顾问:上海宋海佳律师事务所 宋海佳律师

技术支持:上海广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沪ICP备11024223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图片﹑信息等资料,均为钻石婚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