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四,家家扫院子;腊月二十五,扫屋掸尘土;腊月二十六,清理门院落;腊月二十七,里外洗一洗;腊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腊月二十九,杂土全搬走.”这是我国民间曾流传的一首“掸尘”谚语.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掸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因此,每逢春节来临,我们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彻底清除覆盖在上面的灰尘,还其本色.让它们以一种清爽、干净的面孔步入新的一年. 家需要定期“掸尘”,那么我们的心灵不也需要定期“掸尘”吗?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欲望提速,强调“我的”和“自己”的 “新温饱”观念时代.从不可高声语的“集体宿舍”到壁垒森严的“商品房”;从摇摇晃晃的“公交车”到轻巧专属的“私家轿车”;从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到自谋生存的“SOHO族”——现代人对生活的追求越来越“私有化”、“高耗能化”.每天,我们的大脑里总是充斥着这样的信息:“房价又升了”、“股票又跌了”、“油费又涨了”、“工资又降了”……我们越努力挣钱买房,房价越高不可攀;我们越渴望拥有一辆私家车,汽油价格越令人望而却步.这些永不满足的欲望灰尘,就这样慢慢沉积下来.在一次次自我、任性甚至盲目地选择和追逐后,心灵的尘土越积越多,已经远远超出了心灵本身能够承担的负荷.我们开始吃惊地发现:曾经的快乐不见了,脸上舒心的笑容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绷紧的神经,负重的身心,程序化的面部表情…我们开始在焦虑、郁闷、紧张、惶惑、疲惫和迟钝中迷失.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爬山的时候,别忘了欣赏周围的风景.假如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挣钱,挣钱的目的是为了投资,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挣到更多的钱,你就会在“爬山”的路上只顾低头爬山,完全忘记生活的目的了.据一项调查显示:人的幸福感并不和收入的高低和物质生活的好坏成正比,相对于年收入10万元的人群而言,年收入在3万至5万元的人群反而普遍感到“幸福”. 那么朋友,何不挤点时间,找点空间,放慢脚步,给自己的心灵来个定期“掸尘”,及时调整清除心灵垃圾,把自己的“欲望指数”降低到自己够得到的高度,让心灵保持在相对平衡状态,充分享受人生,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呢? 你可以在初春的周末,携家人外出踏青,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清新的空气替换城市繁杂的浊气,让鸟鸣、山泉的自然和弦冲淡城市的喧嚣,让湖光山色浸泡、洗涤疲惫的心灵. 你可以在雨夜灯下,轻轻翻阅新买的那一本书,油墨清香袭人,文字,一粒粒,洁净如珠玑.一句句,一页页,读过,如秋叶,一片片飘落.无尽的夜,仿佛一位讲禅的高深哲人,神秘,无涯.窗外的潇潇雨声,如天籁之音,在空气里潺潺流动,夜色更显幽深,有风吹过,一股清凉舒适之感,潮水般漫过来,漫过来,幽幽…熨平了起皱的心灵,夜不醉人,因了这雨这书,人,自醉. 你可以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下,捧一杯香茗,看杯中茶叶,次第舒展,时间一步步前移,茶叶,一片两片,逐渐沉去,直到杯底.泡的次数越多、时间愈久,颜色越浅,叶片下沉得越多,最后全部积聚杯底,静静,无语,一如冬季农家村头,墙角边晒太阳的老人,怀揣沧桑,慵懒舒适的闭眼,思索着,疑惑着,那些远去了的人和事,是否真的有过?缄默着,任思绪游走于渐行渐远渐模糊的回忆里.烦躁负重的心境,如一泓碧水,渐趋于平和、宁静. 你还可以在夕阳即将收起最后一抹嫣红的时候,在自己家的阳台上,选桌子大的一方小天地,走进瑜伽的世界,或打坐冥想,或扭转拉伸…让舒缓的瑜伽音乐把心灵的浮躁释放,用的肢体动作使身体各个器官恢复平衡,让我们的身心重新感受快乐,感受幸福. 亲爱的朋友们,快快行动起来,在给自己的家“掸尘”的同时,也来给我们的心灵掸“掸尘”吧,把覆盖在心灵上厚重的、多余的欲望灰尘彻底掸除,让心灵归位,让笑容重新在脸上绽放,让轻松和愉悦伴随我们步入春节、新年,直到永远... |
![]() |
客服总机:086-021-58886580 客服传真:086-021-58783020 客服信箱:customer@zuanshi.com 法律顾问:上海宋海佳律师事务所 宋海佳律师技术支持:上海广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沪ICP备11024223号 |
|||
本网站所刊登的图片﹑信息等资料,均为钻石婚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