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双向选择,每个人都是选择者,也是被选择者. 小时候看过一部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其中有一句对白我记得非常清楚:“愿上帝保佑追击者,也保佑被追击者.”而在人生伴侣的选择中,我也希望上帝保佑选择者,也保佑被选择者. 婚姻大事终究是要自己完成,是个很Private的领域,对于这个领域,任何的指导、建议和劝告其实都无法为我指点迷津,唯独自己心里所想所欲才是真实的.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人适合我,我适合什么样的婚姻,我怎样去适合想要的婚姻. 王国维所说的人生三个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南宋的方岳也讲:“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人,这一辈子,就是过一个家.钱也好,官也罢,那都是给人看的东西,真正自己感受的,是家庭.没有家庭的幸福,没有家庭的温暖,当再大的官,挣再多的钱,也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可怜人. 谈到择偶标准,我心中倒希望有一个条件.不是资产过亿,而是对方父母或至少一方健在.承认,这是个奇怪的让人意外的要求.但是我自有认为充分的理由.为人妻,为人母,还要做老人的儿媳妇,不见得我将善于处理很好公婆媳关系,但人生的每一个角色,每一个环节,我很不想错过,缺失.不是总有句老掉牙的话吗“金钱有价,情意无价”?土的话不代表不实用,而是老辈们的经验总结.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一个正常的人,当他的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need)和安全需要(Safetyneed)获得满足之后,就会转而追求归属感与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andloveneed),并把它作为自己生活的中心.如果不这样,他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异化感、疏离感,这是一种极其痛苦的体验.完整意义上,爱的快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接受别人的爱、被别人关心的体验,二是向别人付出爱和关心的体验.一个心理健全的人能够从这两方面都得到快乐;缺乏任何一种体验,爱都不能带来持久的快乐. 缺乏爱,会抑制人的成长和潜能的发挥;爱无能,是一种病态的人格扭曲.得不到爱是一种痛苦,但不能给予别人以爱,也是一种痛苦.没有付出,就找不到归宿,心无所属,对谁都不信任,生活在一种浮躁和焦虑的心态中.就像一片发黄的落叶,不知道自己最终会被风裹挟到哪里.享受不到从容和淡定,只能体会到疲惫、孤独和焦虑.所以,物质得不到,没关系,可能是暂时的,某日,一旦拥有了,倒会发觉——原来它们来得不那么必要.家的温暖,爱人的关爱,才是长久相伴,雪中送炭的. 喜欢舒婷的《致橡树》,确实不知道我生命中的那颗橡树会在何时何地出现,就静静地保持观望吧.至少,可以不作出错误的举动.遇到了不适合,不作为——是我仅仅能保留的底限,但不作为也正是另外一种作为,我期望赢得尊重赢得真诚. 尘缘如梦, 几番起伏,都成烟云; 幽幽含香, 飘落红尘,繁华落尽; 漫漫长路, 人随风过,物换星移; 国色天香, 在水一方,花开花落. |
![]() |
客服总机:086-021-58886580 客服传真:086-021-58783020 客服信箱:customer@zuanshi.com 法律顾问:上海宋海佳律师事务所 宋海佳律师技术支持:上海广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沪ICP备11024223号 |
|||
本网站所刊登的图片﹑信息等资料,均为钻石婚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