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摆人生(心理学小说读后感)
最近看了几本关于心理的小说,虽然作者也称之为变态心理小说,不过我却觉得似乎小说中映透着一种钟摆人生的意味.虽然,我不太懂得小说的主人公的怪异举动以及嗜好为何如此奇怪,也不能理解其形成的原因,可是剖析开来看,有其成因,必定有其种的恶果.无外乎他人以及社会环境,心态,以及自我的态度所造成的.外在家内在是多么无比沉痛的打击啊!
看过小说之后,我不禁从新审视我走过的这25年的人生岁月,审视我周边的环境,以及每段历程所处的心态,慢慢的发现,其实我们和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一样的有其缺憾的地方,有我们内心最为阴暗的地方,也有我们不愿曝光的隐晦举动.但是我不禁坦荡,这些阴暗与隐晦,无外乎想要宣泄又害怕被窥探,想要诉说又害怕鄙夷,或者一些有别于其他人的嗜好:例如洁癖.
不过我想我们正常人和心理有疾病的人不同之处就在于,没有到一种病态的程度吧!
例如:当我们受到压迫或者遭受打击的时候,我们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哪里,我们将要承受些什么,该怎么样去度过.而我在小说里看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却不尽然.她每次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到了另一座城市,不知道自己是谁,来自哪里?做什么?甚至于严重到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和之前完全矛盾的人.从生活方式到工作,到与人相处等等方面.....就像焕然一新的重生的陌生人一样.然后阶段性的再变.
这是我所毛骨悚然的,但是细细品味我们的过去,大家是否曾经在一份工作上不如意,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就想要换个工作种类呢!或许这种潜意识的逃避就是一种初期的病态心理呢!只是没有严重到要去脱胎换骨而已.不太懂得心理学,只是凭感觉写出我此刻的感受.
还有一个心理医生的病例,让我觉得很可惜.他是一位生活在日本社会中的混血儿,当然是中日混血儿.在日本这样的社会中,这样的人----又是社会低下的人肯定会遭受大一种歧视和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的辛酸吧!他的工作是在理发店里帮助人们修指甲,按摩以及挖耳朵做耳部按摩等工作.
我们知道人的一见钟情或者迷恋一个人,那么那个人一定会有吸引你的不同他人之处,所以也许只是惊鸿一瞥,也会让你使之甘汝的.而古今中外对于一些有史学记载的名人们,对于因为耳朵而对某人一见钟情的故事及诗篇,似乎层出不穷.让我们找到例证来证明这点.
也许是他的工作的原因,他对于耳朵的美感比我们这些普通人要来的深沉并且迷恋,所以当他遇见一位少妇的美丽无缺的耳朵时,他的疯狂显而易见.也就因为这样的变态心理和感情,使他最终将那少妇的耳朵割下.酿成了一场悲剧.
其实这个变态心理的故事,看了两遍我都始终不能太理解,为什么他会那样子?他的变态心理究竟是怎么产生的?最可恨的是作者----某位知名的心理专家却没有做出对这个心理案例的解析,我不禁迷惑了!什么时候我的理解能力如此的差了呢!
不过转念一想,没有走入那种心理的误区,那种病态深渊,我们又怎么会理解呢?
可是我们的钟摆人生也许藏着多少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呢?我想只有我们彼此才知道了!那么怎么拜托呢!其实心理学家只是在最后写了简单的几句.我想只有爱才能最终的解析吧!
深深的午夜,金鑫想想这些时日所读的心理学小说还不禁骇然,不是惧怕只是悯之.
 

上海服务中心:上海市浦东大道288号四层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会员单位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姻家庭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

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理事单位

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五星级诚信单位

版权所有:钻石婚恋 沪民政字第 0473 号

客服总机:086-021-58886580 

客服传真:086-021-58783020

客服信箱:customer@zuanshi.com

法律顾问:上海宋海佳律师事务所 宋海佳律师

技术支持:上海广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沪ICP备11024223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图片﹑信息等资料,均为钻石婚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